《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_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docxVIP

《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_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阅读下面的句子,选出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加点词:共)

A.一起B.比较C.互相D.同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C.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

D.因为天气原因,所以取消了本次户外活动。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澈(chéng)炽痛(zhì)亘古(gèn)哺育(pǔ)

B.荫蔽(yìn)震悚(sǒng)校对(jiào)褪色(tuì)

C.祈祷(qí)颓唐(tuí)仲裁(zhòng)烦琐(suǒ)

D.哺育(bǔ)荫蔽(yìn)校对(jiào)褪色(tu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B.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评价学生水平的重要依据。

D.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5、以下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

A.杜甫

B.王之涣

C.李白

D.白居易

6、下列成语中,由“一”字开头的成语是:

A.一帆风顺

B.二龙戏珠

C.三心二意

D.四面八方

7、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尚B.畸形C.畏缩D.窃窃私语

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

第一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描述了故乡秋天的特点?请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故乡的秋天”这一主题的理解。

第二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秋天的雨》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它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也不像夏天那样热烈奔放,更不像冬天那样银装素裹。秋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敲开大地的大门。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里的谷穗低垂着头,好像在说:“谢谢,谢谢!”它把橙色给了南瓜,南瓜一个个笑得脸都红了。它把紫色给了葡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晶莹剔透。

秋天的雨,还是一首丰收的歌。你看,农民伯伯们正在收割庄稼,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果园里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苹果、梨、柿子……它们都笑弯了腰,好像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1、根据文章内容,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

2、文章中提到的“一把小扇子”和“一枚枚邮票”分别指的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句“果园里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苹果、梨、柿子……它们都笑弯了腰,好像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

第一题: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甲乙两文中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使之成为一副对联。

上联: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下联:____________

甲文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乙文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案:甲文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答案:乙文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一幅残夜未消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江上已是春天来临的画面。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第二题:《江雪》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绝”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灭”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1)“绝”字在诗中的意思是“消失”。

文档评论(0)

jnsw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