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 静夜思》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静夜思》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短短二十个字,却生动地描绘了客居他乡之人在寂静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中既有“床前明月光”这般清新自然的实景描写,又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易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首次正式接触古诗这种文学体裁,学习此诗能为今后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开启古典文学启蒙之门,同时借助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感受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静夜思》。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认识新偏旁“心字底”“广字头”。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古诗营造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写法、字义,以及古诗的背景、诗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架构。

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悟情、读中入境。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相关的图片、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诗句描绘的画面,辅助教学。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诗句含义、诗人情感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月光曲音乐,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宁静月夜图,画面中有一扇窗户,窗前洒下银白的月光,远处有山峦、树木隐隐约约。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当你们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月夜下的感受或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和画面营造出宁静、诗意的氛围,契合古诗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融入课堂情境,同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理解古诗情感做铺垫。

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教师范读古诗《静夜思》,要求学生边听边用手指跟着诗句的节奏轻轻滑动,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停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示范读完后,邀请几位同学模仿教师的样子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利用多媒体课件,逐句出示古诗,生字用红色字体标注。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如“夜”,读准字音,可组词“夜晚、黑夜”;“思”,强调平舌音,组词“思念、思想”等,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读准每个生字。

把生字放回诗句中,让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古诗,互相检查纠正读音,做到通顺流利。

设计意图:教师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榜样,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节奏。多种形式认读生字,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强化记忆,为读通古诗打下基础,同桌互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床前明月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画了什么呀?诗人在哪里?月光照在哪里?”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教师讲解:“床”在古代有“井栏”“坐具”等多种意思,结合插图,这里指的是诗人坐在床边,看到月光洒在床前的地面上,亮堂堂的。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身处这样的情境,说一说看到如此明亮的月光心情如何。

指导朗读:“明月光”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看到那银白的月光,读出宁静美好的感觉,学生跟读、个别读,体会朗读技巧。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让抽象的诗句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述的场景,通过想象角色,体会诗人的心境,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学习第二句“疑是地上霜”

教师提问:“诗人看着这床前的月光,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他觉得这月光像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到诗句回答。

教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团形似霜花的图案,解释:“霜”是在寒冷的天气里,水汽凝结在地面或物体上形成的白色冰晶,一般出现在秋冬的早晨。诗人在深夜醒来,恍惚间竟把这洁白的月光看成了地上的霜,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深夜醒来,迷迷糊糊看到床前一片银白,误以为是霜的场景,感受诗人当时的状态。

朗读指导:“疑是”要读出诗人的疑惑之感,语调稍上扬,“地上霜”声音低沉、缓慢,突出那种清冷的感觉,学生模仿朗读,体会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演示、情境想象,帮助学生理解“疑”字的妙处,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深入感悟诗句营造的清冷意境,进一步提升朗读水平,以读传情。

学习第三、四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师做动作示范“举头”“低头”,让学生跟着做,理解这两个动作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抬头看月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