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孙权劝学》课件
篇1:初一上册语文《孙权劝学》课件
初一上册语文《孙权劝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故事进展脉络,把握主题;精确?????翻译文言词句
2、技能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2、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同学把握文句的基础上,深化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预备翻译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猜测,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加,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层展评:朗读课文,并流畅精确?????的翻译。(5分钟)
二、结合学习建议,同学自主学习:(10分钟)
1、朗读课文,理清故事进展脉络,把握主题;
2、精确?????翻译文言词句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三、同学同层沟通,小组展现、质疑问难(10分钟)
四、师生共同探究,构建学问体系。(15分钟)
(一)关键词句的翻译
1、关键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岂:莫非
邪:相当于“耶”表反问语气“吗”
但:只?见:知道
涉猎:扫瞄群书,不作深化讨论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或谋略
关键语句
1)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蒙以军中多务辞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莫非想让你讨论经书当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3、积累成语:(2分钟)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方才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理清故事进展的脉络,把握主题
理清文章进展脉络
1、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三)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总结:文章围绕学绽开,消失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孙权?学--吕蒙?学—鲁肃?学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人物的`表达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认真分析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结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5.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人物形象吗?
(四)拓展延长: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五)、当堂检测(5分钟)
(六)、作业设置:(1分钟)
必做:同步一、二、力量迁移一;
选作:力量迁移:二
学科学问构建与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劝学????就学????赞学
孙权——→吕蒙←——鲁肃
(善劝)?(肯学)??(爱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启示:肯学、勤学
写法:对话描写
反思与重建?附:
一、课前检测题:
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课堂检测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3、孙权是如何劝告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4、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
5、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篇2: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和力量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悟文章给人的启示。
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参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学识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读法及情境法相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