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适《燕歌行》优质课大赛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
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拓展与延伸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燕歌行》创作背景
高适简介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课程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文本解读与赏析、课程总结与拓展。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划用时45分钟,其中课程导入5分钟,作者及背景介绍10分钟,文本解读与赏析25分钟,课程总结与拓展5分钟。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教师示范朗读《燕歌行》,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的准确把握,引导学生跟读。
原文朗读
对诗中的生僻字、难字进行注音和解释,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
注释解读
分析诗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秋风、草木、边塞等)和战争意象(如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等),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意象描绘
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如战士的豪情壮志、征人的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思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情感表达
艺术手法
讲解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对比、夸张、用典等,分析这些手法在表达诗人情感和塑造诗歌形象方面的作用。
特点分析
总结高适《燕歌行》的艺术特点,如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等,引导学生欣赏该诗的艺术魅力。
03
知识拓展与延伸
1
2
3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写边疆战争、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地域色彩。
边塞诗的定义与发展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题。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边塞诗以豪放、激昂、悲壮为艺术特色,常常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这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以送别友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别董大》
《塞上听吹笛》
《蓟门行五首》
这首诗描写了边疆战士在听到笛声后所产生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这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军民生活为主题,展现了高适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深刻内涵。
03
02
01
唐代的历史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代的文化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之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唐代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边塞诗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唐代边塞诗的产生和发展与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和开放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同时唐代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滋养。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边塞诗的慷慨激昂之情。
学生自由背诵全诗,教师进行抽查和点评。
教师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战士”、“将军”、“思妇”等。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课件制作
01
运用PPT、Keynote等多媒体制作工具,设计富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课件,包括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燕歌行》的意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
02
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课件内容,同时配合教师的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利用
0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扩展阅读,加深对《燕歌行》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提出与《燕歌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问题导入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对《燕歌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讨论与交流
通过分析《燕歌行》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案例分析
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课件和相关资料,对《燕歌行》进行初步了解和思考。
课前预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加深对《燕歌行》的理解和认识。
课中互动
布置与《燕歌行》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课后拓展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3
重点词汇及语句赏析
针对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