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6
PAGE
PAGE6
两次鸦片战争
案例简介
本课是高一上学期的新课,讲述了19世纪中期在世界近代化浪潮中,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开始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的史实。
本课程的核心教学主题是“世界近代化浪潮下中国社会的被动转型”,致力于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课堂,深化学生的理解。聚焦于关键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并以表格形式系统地梳理基础知识。此外,课程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以广州地方史为切入点,创造情境,贯穿始终,使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运用地图、表格、时间轴等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所面临的特定时空背景、概述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价值。
【历史解释】能够指出鸦片战争爆发原因不同观点的异同,理解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差异性并说明原因,进而验证以往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解释。
【史料实证】能够提取实物史料、民间歌谣、时人笔记等多方面史料的有效信息,恰当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述并进行合理辨析,驳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不存在”的观点,认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
【家国情怀】感悟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爱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中感悟其爱国情怀;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课前准备
在即将讲授新课的前一天,精心准备并制作了详尽的学习资料,将基础知识以表格形式进行系统归纳。同时,提前向学生发放课堂上需要研读的材料,确保他们能够充分预习。此外,还提供了鸦片战争纪念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等网上博物馆的地址,供有兴趣的同学提前了解相关史实。
教学实施
[导入]
在PPT中展示了三元古庙与镇海层楼的图片,并强调了广州作为历史见证者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引导学生一同探索广州的记忆,回顾鸦片战争的历史。在广州,外国人的出现并不稀奇,而“番鬼”这一词汇,源自16世纪的早期,意为好斗、野蛮、吵闹的人。这个带有轻蔑意味的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普遍沉浸于一种自视为天朝上国的心态。
[讲授新课]
“同一个时代的两种文明”——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师:介绍“夷夏之防”观念、“天朝上国”思想等错误认识。
设问: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观点?这些观点是对中国在世界上定位的正确认识吗?中国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中进入近代社会的?
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归纳,总结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与中国社会状况,填入学案表格。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而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师:展示《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并简要总结:在1840年之前,世界上没有被殖民者践踏的大片土地,除了非洲腹地之外,就是中国了。英国作为殖民霸主,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已经将大炮对准了我们。而当时的清政府对此浑然不觉。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的结局已经没有悬念了。
“同一个根由的两次战争”——两次鸦片战争
材料三:(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材料四:“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五:“鸦片战争是英国为维护非法走私贸易而发动的战争,是用炮舰推动走私贸易的战争……谋求在华的全面经济与政治利益,是列强的根本目的所在。”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思考:
这些材料都在探讨什么问题?它们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解释有何不同?
你认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你赞同或反对哪个观点?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解释的含义、影响因素等,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明确战争的侵略性。
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和初中所学知识,通过表格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史实的认识。
(1)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
①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士兵人数及将领名单;
②广州民谣: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七钱二兑足,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学生朗读,教师分析、点评)
这些百姓和将士,面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