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PAGE6
《机械基础》教案
第10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90分钟
课题(章节)
3.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知目标:⑴让学生掌握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及其运动特性。⑵能够对生活和生产中的铰链四杆机构实例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及其运动特性。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以“诱发—质疑―探讨”为主线,通过“演示―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自然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作业: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P38页3-13-23-6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课前教学准备
1.白板笔,示教板、用木材自制的两个铰链四杆机构及用Flash制作的相应内容的动画课件、展示台、投影仪一套、教师用机;
2.学案(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自学练习题),师生人手一份。
组织教学
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
什么是机构?什么是平面机构?
什么是低副?低副有哪几种类型?
二、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
导入语:每一个机器都是由若干个机构或构件所组成,那么视屏中的起重机中那些机构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呢?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课程!
(5分钟)
(6分钟)
电教演示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l1≤l2l1≤l3l1≤l4由△B2C
l1≤l2
l1≤l3
l1≤l4
由△B1C1D可得:
l3≤(l4-l1)+l2l1+l3≤l2+l4
l2≤(l4-l1)+l3l1+l2≤l3+l4
∴AB为最短杆
若l1l4,如图:
l4≤l1l4≤l2l4≤l3由△B2C
l4≤l1
l4≤l2
l4≤l3
由△B1C1D可得:
l3≤(l1-l4)+l2l3+l4≤l1+l2
l2≤(l1-l4)+l3l2+l4≤l1+l3
∴AD为最短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为:
eq\o\ac(○,1)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eq\o\ac(○,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教学内容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注意: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不存在曲柄。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
a+d≤b+c
(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之和)
a+d>b+c
(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之和)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作机架
最短杆作机架
与最短杆相对的杆作机架
任意杆作机架
注:a─最短杆;d─最长杆;c、b其余两杆
教学巩固
1、通过曲柄存在的条件判断下列机构属于什么类型。
2、学生活动
按人数将学生分为4个大组,并安排设计任务。
第一组: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第二组:设计双曲柄机构。
(5分钟)
(10分钟)
教学内容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第三组:设计双摇杆机构(a+d≤b+c,a、b为最短与最长杆)。
第四组:设计双摇杆机构(a+db+c,a、b为最短与最长杆)。
设计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
六、反馈巡回指导
在学生自学练习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疑惑,纠正认识差距,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及时反馈教与学,真正做到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实现教法、学法、能力训练三者统一。
七、讲评小结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以问题驱动为主线,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并及时的进行点拨引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