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阅读第二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糜子、白羊肚手巾”等。
了解信天游的特点,体会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重点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理清诗歌的结构和线索,理解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诗人运用夸张、比兴等手法抒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以及延安在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革命圣地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
掌握信天游的特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时代意义。
领悟诗歌中比兴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歌曲《南泥湾》,同时在屏幕上展示延安的相关图片,如延安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等。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呈现,说道:“同学们,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激昂的旋律和充满历史感的画面中。”
歌曲结束后,提问学生:“大家对延安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延安的知识,如革命历史事件、著名景点等。
教师总结:“延安,这座承载着无数革命记忆的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挥洒热血、艰苦奋斗,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将跟随诗人贺敬之的脚步,走进他的《回延安》,去感受他对延安那浓浓的深情。”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图片、聆听歌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延安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提到延安是革命根据地,有的会说到延安的一些著名革命遗址。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让学生对延安有初步的情感认知。
(二)背景介绍(2分钟)
向学生介绍:“同学们,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作者是贺敬之。贺敬之早年奔赴延安,在那里生活、学习和工作,延安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他的创作风格质朴而深情,许多作品都反映了时代的声音。”
接着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1956年,贺敬之从北京回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延安的巨大变化让他激动万分,于是饱含深情地创作了这首《回延安》。”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相关信息,对诗人与延安的情感联系有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明白诗歌是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为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以饱满的情感范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字音、节奏和语气,如读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时,语气稍显急切,突出诗人激动的心情。读完后,说道:“同学们,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标记出不熟悉的字音和独特的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如“糜(méi)子”“白羊肚(dǔ)手巾”等,随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解决。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朗读结束后,引导其他学生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如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把握是否得当、情感表达是否到位等。教师适时补充评价,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指出改进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默读诗歌,思考一下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诗歌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延安’,写诗人回到延安时激动的心情;第二部分‘忆延安’,回忆了在延安的革命生活;第三部分‘话延安’,描绘了与乡亲们见面交谈的场景;第四部分‘看延安’,展现了延安的新面貌;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了延安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并用PPT展示诗歌结构框架。
学生活动:
1.认真聆听教师范读,标记字音、节奏等。
2.自由朗读诗歌,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相互交流探讨。
3.积极参与朗读展示和评价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4.思考并回答诗歌结构和内容相关问题,梳理诗歌脉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诗歌有整体的认知和把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