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词孙占林1、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内隐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学校内部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2、学校文化的性质。是学校内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3、学校文化的作用。对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作用来看,体现的是他们在学校中的“生活方式”。010203一、学校文化的内涵010203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5、学校文化的主体具体包括学校的观念文化、教育行为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教育环境文化等要素。4、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学校中人的生活之中,因此,学校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6、学校文化的特点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中,具体包括学校的观念文化、教育行为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教育环境文化等要素。观念文化首先来自校长和学校的历史;教育行为文化来自教师;制度文化来自校长管理观念下的制度建设;教育环境文化来自校园的环境氛围建设。学校文化的保障基础是制度建设,学校文化的践行者是教师的教育行为。简单地说,学校文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三点:校长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和工作作风。这是管理者文化;绩效考评体系与分配制度,这是制度文化;学校教工待人接物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这是教师文化。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纲。如果再进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建设。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词1、学校管理中“公正”原则的体现“公正”的原则中包含着四个具体原则,即保证原则、事前原则(机会平等)、事后原则(按贡献分配)和调剂原则。保证原则侧重于从底线的意义上保护所有成员的基本权利。事前原则侧重于机会的平等,同时也要兼顾到先赋条件的存在,以充分开发所有成员自身所拥有的潜能,进而从总体上激发学校的活力。事后原则侧重于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配,以体现每个教师对学校的具体贡献。调剂原则侧重于从学校整体的层面出发,在一次分配后,在一定范围内,对利益格局进行局部调整,以保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制度内容的有效性要关注几个问题,首先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倡导主流的价值观导向。其次,要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校情,顺应现代社会心理变化的大趋势。再次,要充分考虑教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绝大多数教工在特定时段中的利益诉求。最后,要关注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同时更要具有可操作性。2、制度建设的内容和依据的人性化学校制度的制订过程是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过程,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人性化的制度建设过程。制订制度是为了执行,而有效的执行只有在得到绝大多数教工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是制度建设、制度管理中刚性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换句话说,是刚性制度的人性化体现。3、制度制订过程的民主化4、制度执行的公正化制度执行的公正首先在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其次,要处理好执行制度的“有情”和“无情”的关系。首先,任何对现有制度的挑战,基本上都起源于个体或某些群体的利益诉求,作为一个特殊的案例,我们应该充分地分析其合理的成分以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不应该以其违反现有规定而简单粗暴地予以拒绝。其次,要实事求是地从维护和关心群众利益的高度来审视群众提出的利益诉求,从国家相关政策层面、学校具体情况和操作的实际可能等角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关键在于在制度的依据和内容上尽可能地体现“有情”,但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不允许例外,这就是“无情”。妥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四、教师文化的内涵教师文化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内容:隐性文化,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显性文化,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形式:指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的特定联接方式。教师文化体现在特定的学校组织之中,不同的学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既受到特定学校正式组织的约束,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该学校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影子。非正式组织“并不是由正式组织所建立或所需要的,而是由于人们互相联系而自发形成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它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行动无规律,仅以感情、习惯、喜爱、相互依赖来满足个人不同的心理需要的群体。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01非正式组织中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人们的行为主要是由心理默契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来约束群体行为。这种非正式规范在大多数非正式系统里对员工的情绪状态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生产效率。02五、教师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