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移动终端技术要求.docx

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移动终端技术要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IDAAXXX—XXXX

4

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移动终端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是“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系列规范中移动终端的技术要求,规定支撑基于SIM卡的身份鉴别服务,移动终端的通用、安全等技术参数要求。

本文档是适用于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和研发移动终端产品的生态应用,并适用于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

本文档规定了“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的技术要求,为使用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和研发移动终端产品提供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905—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

GB/T

32907—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4分组密码算法

GB/T

35276—2017

信息安全技术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

GB/T

37729-2019

信息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技术要求

GPD_OpenMobileAPISpecification3.3—2018信息安全技术OMA接口规范GPD_SE_Access_Control1.1—2014信息安全技术安全单元接入控制规范

GPC_CardSpecification_v2.3.1—2018信息安全技术GP智能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T/OIDAAXXX—X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BIP独立承载协议(BearerIndependentProtocol)

4技术要求

移动终端应是一种具备网络连接能力,具备屏幕彩色显示,能够安装智能应用或小程序,能为用户扩展打造安全使用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的设备。并且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SIM卡不同功能模块实现不同等级的安全产品。

4.1通信要求

4.1.1蜂窝网络要求

T/OIDAAXXX—XXXX

5

移动终端需要支持中国运营商蜂窝网络,支持BIP相关主动式命令,支持数据短信功能。4.1.2接触式智能卡支持要求

移动终端需要遵循支持智能卡接触相关规范,支持ISO/IEC7816协议。4.1.3NFC要求

移动终端需要支持NFC功能,支持读写器模式,支持卡模拟模式,支持点对点模式。

a)支持ISO/IEC14443TypeA/B协议;

b)支持13.56MHz射频载波通信;

c)支持TypeA/B协议自动切换。

4.2系统要求

4.2.1USAT功能要求

移动终端的系统需要支持STK和USAT相关功能。具体可参考ETSITS102223、3GPPTS31.111等系列相关规范。

4.2.2卡槽支持要求

多卡槽的设备,至少支持卡槽1和应用软件的安全通信。4.2.3数据交互要求

终端系统需要能够和SIM卡建立安全的数据通道,解析卡内访问规则,可参考OMA、GP等相关标准规范。

4.3核验要求

4.3.1PIN核验要求

支持4-8位PIN校验。

4.3.2生物核验要求

支持人脸或者指纹等安全校验。

T/OIDAAXXX—XXXX

6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