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例研究的故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真实的“公开课”(尽管公开课一度成为讥讽的对象,但“公开课”作为一种可以公开观看和讨论的课例,仍然是一个合理的教育活动)。呈现关键的“教学事件”。“钢笔录像”、“定格”教学事件。“讨论”。在“非如此不可”之外,寻找“别样也行”的可能及其理论凭据。321教师如何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基于学校的问题研究,特别是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学校课题计划,引领教师研究学校发展问题、教学专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教师课题研究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个人课题*课题来源:课题来自于问题,又高于问题“个人课题”:一般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同行公认或学校教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教师个人课题是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个人课题研究*文献研究(了解现状)文献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分析文献综述开题论证(方案设计)研究过程(行动研究)问题是什么?我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我的观念和行为有什么变化?总结反思学习型研究(提高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称。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123456(四)教师知识管理*23145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建立个人专业知识库养成积累自己知识的习惯掌握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洞悉自己可以管理的知识类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框架*01040203我的资源对自己的文章、教后记、教案、工作小结等进行整理,最好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排下来,每天都坚持写一些。人际资源对联系人的电话、地址、邮件地址等信息进行分组管理,如我的学生、我的同事等,并可附上对每个人的背景、特点与主要风格的简介。3.文档管理将看到的或收集到的文章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日后阅读、取用。4.时间管理对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安排日程计划,尤其是要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紧急的和不紧急的,将最多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而不紧急的事情中去。5.通讯管理对各种书信、电子邮件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浏览、阅读。6.博克Blog将日常思想、故事、经验等挂到网上,可供大家浏览、评论与分享。把学习管理起来*STEP1STEP2STEP3你把自己瞬间的火花记录并保留让它在必要的时候再放光明了吗?还是随时间流逝而让它渐渐湮灭?你去跟踪你的榜样了吗?你是如何从中获取精神的力量?你是如何跟进他们的思想?你是如何维护与榜样的联络?你是如何去发现新的榜样?你是如何跟你的同伴分享心得和思想的?你是如何管理和维护跟他们的联络关系的?你是如何记录与他们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以让它能够持续地生成不断地丰满?01你是如何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如何去升华它?如何去表达?如何去分享?如何去碰撞?02你是如何在已有知识结构和已有存储信息基础上进行学习的?03教师集体知识管理*教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种隐喻强调教师需要在合作中成长。01教师共同体的知识共享主要通过协作活动来实现,进而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成长。02运作方式*0102030405课题组活动方式同行交流方式结伴合作方式专家引领方式教育问题研讨方式评课时,她被遗忘在现场门外*一位课改专家在基层指导实验时,遇到了这样一个事例——在一次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中,当大家听完一位教师的讲课后,便习惯性地一排排坐好,一个个摊开笔记本,拿起笔来,然后低着头,等待着事先安排好的某个人上台发言。由于最后发言的往往是权威者,所以,前来听课的教研人员也习惯性地被安排为最后一个发表意见。在他滔滔不绝地发言过程中,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觉得需要先了解一下讲课教师的想法,可是这个时候才发现那位讲课教师并不在现场,四处搜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