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冒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沈江华

概述

v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因病原

体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

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中医多属“感冒”

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外邪侵袭,营卫失和,

应采用解表驱邪的治疗原则。可分为风寒证,

风热证,暑湿证和气虚感冒。分别以辛温发

汗,辛凉解表,祛暑祛湿解表和扶正解表为

治法。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

浮等为辨证要点。

分类

v1.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

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等。

v2.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

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

v3.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虚弱复感外邪而致的表证。可根据气血阴阳

虚损的不同有所区别。气虚感冒者症见反复感冒,低热汗出,倦怠,

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弱等。

常见中成药举例

v板蓝根颗粒

v正柴胡饮颗粒

v银黄口服液

v藿香正气滴丸

板蓝根颗粒

v临床应用

v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咽

痛,咽红,扁桃体红肿疼痛,发热,舌红,苔黄的患者。

v2.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严重者,可酌情联合使用

抗生素。

v注意事项

v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

性感冒患者。

v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v3.本品性味苦寒,易伤胃气,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

期妇女,脾虚便溏者应慎用。

v4.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度的患者应停药

正柴胡饮颗粒

v临床应用

v1.本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见轻度发热,武

汉,鼻塞,流清涕,头痛,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的患者。

v2.若体温偏高,咽干,咽痛,口渴等症状明显,可

与清开灵,清热解毒口服液等配合服用

v注意事项

v1.不适合发热,鼻流黄涕的风热感冒患者

v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v3.发热体温超过38.5度的患者应停药

银黄口服液

v临床应用

v本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见发热,咽喉干

痛,口渴,扁桃体红肿,舌红苔薄黄的患者

v注意事项

v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

症状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v2.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全身高热者应及时停药,

酌情治疗

藿香正气滴丸

v临床应用

v1.本品适用于胃肠型感冒,见恶心呕吐,腹泻,怕风怕冷,

发热,头昏沉,胃胀,舌淡红苔薄白腻的患者

v2.适用于中暑,见突发发热怕冷,头晕欲吐,胸闷,甚至晕

厥,舌苔白厚腻的患者

v3.滴丸剂不含乙醇,无刺激味道,口感较好,服用方便。

v注意事项

v1.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v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及

孕妇均应慎用

结束语

v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关键要区分风寒证

和发热证,因气候,地域和平时差异等不同,

又有风寒夹湿证,暑湿证,表虚证之分,临

床上要对症用药。

Addyour

companyslogan

1、字体安装与设置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方法一:更改图片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