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病防治管理课件 (2).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4慢性病监测(四)工作内容1.报告病种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2.报告范围凡属本市(地区)常住户口的门诊、住院病人和死亡病例(包括尸体解剖中所发现),经确诊属报告病种的新发病例或本院当年首诊确诊的病例均必须填报。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原发报告病种,则都须填报,要求每病一卡。9.4慢性病监测

3.报告程序

1)确诊肿瘤新发病例的责任报告人在3天之内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报送保健科。2)保健科将合格的卡片在一周之内录人到《肿瘤报告管理系统》,同时将报卡寄(送)本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保健科的肿瘤报告管理人员定期到门诊、住院部、病案室等诊断科室巡视,发现漏报的须及时补报。9.4慢性病监测(五)评价和考核指标评价的内容:有报告的及时性、资料的可靠性和登记的全面性。评价的指标:有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的百分比;未指明部位的肿瘤病例、死亡报告补发病病例、死亡病例所占的百分比。考核指标:有肿瘤报告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自检自查及登记、核对、培训情况,肿瘤报告率、肿瘤报卡填写完整率;诊断与报告日期差、报告与录入日期差。9.4慢性病监测(六)肿瘤病例的网络直报略见9.4慢性病监测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报告与监测(一)目的为掌握人群中糖尿病、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9.4慢性病监测(二)内容和方法

???1.监测病种:

???·国家疾病预防机构推荐收集——恶性肿瘤(含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脑卒中(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糖尿病。9.4慢性病监测2.建立监测报告系统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国慢性病防治的实际需要,通过全国抽样建点的方式,收集慢性病病情信息。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满足工作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决定本地监测规模和信息收集的方式。有条件—建立日常信息监测网络。形成由中央、省、地、县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慢性病监测网络。

条件较差—可按随机抽样原则,选择一些城市建立慢性病监测网络。

9.4慢性病监测3.监测方式1)医院电子病历自动报告:报告医院应具备以下条件——为当地主要医院,当地居民患重大疾病时大多数到该医院就诊;医院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医院病历管理计算机化,能通过计算机管理获得在该医院就诊病人的基本信息。2)采用一级资料卡片登记报告;3)二级以上资料用数据库传输的方法进行。以实施监测人口的行政区域人口数为分母。9.4慢性病监测4.监测程序——数据收集:确定报告医院,按月收集在医院就诊的病例资料;——数据管理:病例个案按照统一软件录入计算机、清洗。数据库资料永久保存;——分析解释:每年完成患病常规分析报告;——结果反馈:采用常规报表,并根据不同反馈对象以专题报告、新闻报道、或在WEB网上反馈信息。9.4慢性病监测?5.报告程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体医务人员凡发现常住居民中有上述慢性病人的,均须填写相应的发病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县疾控中心——然后由疾控中心将卡片分解到病人所属镇乡、街道卫生院——纳入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9.4慢性病监测(三)结果与评价不同报告方式建立监测点的数量和覆盖面;已进入常规运行的监测点数量和比例;工作制度健全的情况,执行记录(例如例会记录、漏报调查记录、复核记录等)、各种台账登记完整;数据磁盘资料档案完整规范;报表主项、辅项的计算和填写准确、完整,书写清晰,打印规范;上报各种报表及时、准确;资料分析总结的质量和利用情况9.4慢性病监测四、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一)目的

了解人群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慢性病防制的主要方式是健康促进,健康促进项目活动中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的传播是主要内容。9.4慢性病监测我国开展行为监测的背景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是1998年我国卫生部为探索控制慢性病和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模式。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到我国的新型监测项目。该监测资料一方面,为项目计划设计提供基础背景证据。另一方面,还能为健康促进项目评估提供良好的动态证据。9.4慢性病监测我国行为监测工作1.2008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安徽省监测点工作全面启动。2.上海市推进健康素养监测项目,提高公众健康素养。3.辽宁省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全面展开。4.2008年重点人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