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及稳定性
问题探讨讨论胡杨能抗干早、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做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提示:荒漠中缺乏水分,分解者的数量很少,因此死亡后的胡杨无法被快速分解。胡杨林
问题探讨讨论胡杨能抗干早、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做立于大漠,其枝千往往呈现出干姿百态的奇特造型。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提示:荒漠中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很少,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就少;消费者与分解者也少,物质循环缓慢;土壤中可供分解者分解的动植物遗体等很少,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土壤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很少;而且,胡杨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比草原的更为贫瘠。胡杨林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O2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你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这些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进入你体内之前存在于什么物质中?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思考Thinkin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大气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是怎样维持的呢?思考Thinking
【思考·讨论】分析碳循环的过程讨论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提示: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如右图所示
【思考·讨论】分析碳循环的过程讨论3.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提示:人类活动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发展节能产业等,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碳循环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特点:由于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大气中的CO2库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煤、石油分解者摄食溶解
碳循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碳含量的作用: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水圈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增加;大气中的CO2局部短缺,水圈中的CO2也能及时进入大气。大气中的CO2库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煤、石油分解者摄食溶解
【与社会的联系】温室效应产生原因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措施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力提倡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定义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循环途径: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生态系统: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特点:具有全球性别名: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物质循环启示依据: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应用:对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举例:可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稻田中养鸭养鱼,动物的取食、消化能促进物质循环,它们排出的粪便中氮、磷等可供水稻吸收利用,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还可为水稻的光合作用补充原料。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这是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的循环过程。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较快地通过食物链回归非生物环境呢?思考Thinking
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很多有害物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精品备课课件(新教材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x
- 高中生物精品备课课件(新教材人教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pptx
- 2024年ABS市场运行回顾与2025年展望 -新世纪.pdf
- 化工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新世纪.pdf
- 拼多多_+电商研究系列(二):拼多多深度报告:低价优势深厚,组织效率驱动“超级速度”出海.pdf
-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2025年1月.pdf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回收观察系列(四):资产处置难度有所增加,回款仍以处置完毕资产为主,且回收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501 -中诚信.pdf
- 数据资产入表一周年(下篇):实践现状与资本化案例观察 -新世纪.pdf
- 通信管线作业安全生产操作规范v1.pdf
-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2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力度、效率、时机”“99号文”后“退重点省份”序幕将拉开 -中诚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