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公职人员使用政府绩效信息的影响因素探究
目录
TOC\o1-3\h\u31080摘要 4
3643一、引言 5
30521二、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5
21519(一)理论基础 5
7821(二)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6
25277三、研究设计 9
5918(一)数据来源 9
29527(二)变量测量 9
158801.结果变量(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 9
75712.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 9
263813.中介变量 10
7555(三)分析方法 10
8163四、研究结果 11
19502(一)模型拟合 11
32504(二)直接影响检验 11
2500(三)中介作用检验 12
24917(四)标准化因素负荷量 13
3703结束语 15
22655参考文献 17
PAGE
PAGEi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掀起了绩效管理的热潮,政府部门也因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政府绩效信息。但是事实上,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上,却忽视了评估之后的信息使用也是政府管理的关键所在,导致绩效评估后产生的大量冗余信息无人问津,绩效信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较少,利用这些信息来促进公共服务的效果更是远远不如预期。本文拟利用信息加工理论,以公职人员为调查群体,应用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和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探究影响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因素和影响路径。
关键词:政府绩效信息使用;个人因素;信息因素;环境因素
PAGE
PAGEi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掀起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热潮,伴随着绩效管理应运而生的是数量庞杂的政府绩效信息。2003年和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日益流行的绩效测量产生了一堆无人问津的冗余信息,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问题也成为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多个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样,目前我国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和绩效信息产生的流程建设上,为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但受多种因素干扰,政府公职人员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政府绩效信息会被用于优化政府决策、配置资源和作出评估等,于是“绩效信息的使用”被使用者所忽略,导致实际上这些信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较少,利用这些信息来促进公共服务的效果更是远远不如预期。
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理论基础
信息加工理论(Thetheoryofinformationprocessing)应用在组织上最早源于Simon于1973年在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上发表的文章,他指出在后工业社会,核心问题不是如何组织生产,而是如何组织决策,即信息处理。把组织中信息加工的部分衍生到政府,政府也是众多组织中的一部分。而从宏观角度而言,信息加工理论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要,组织中人的动机受到外在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共同影响。之后,部分学者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人的认知行为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涉及人如何注意、选择和接收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和指导自己的行为等,影响个人利用这些因素作出决策和行为的因素包括参与其中的各个要素和流程。故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理解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宏观层面上,政府绩效信息是否被使用受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公职人员和信息都是参与绩效信息使用这一决策或者行为的要素,前者为行为的施动者,后者为行为的被动者。
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在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上,提炼出一共三种层面的因素和两级因素框架,其中宏观的影响因素为个人所处的主观客观环境,微观因素为参与行为的施动者与被动者,即个人因素(公职人员)与信息因素。在本研究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三种层面因素中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已有的国外相关研究中的定义内涵有所不同。在个人因素层面,个人不再是指代绩效信息使用行为中的任何个人,其仅仅指代绩效信息使用的主体——公职人员。换而言之,领导的风格、动机等将不作为个人因素而是作为外在影响环境因素呈现。在环境因素层面,基于中国语境和信息加工理论,将组织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同时去除国外环境因素中的利益集团、利益相关者和政治性因素的影响等,得到本研究中的环境因素内涵。具体三层影响因素的细致框架如表1所示:
表1:影响因素框架
一级因素
二级因素
个人因素
偏爱程度
个人技能
信息因素
全面程度
可利用性
可获得性
清晰程度
真实程度
及时程度
环境因素
文化环境
制度环境
技术环境
表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防治.doc
- 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云计算服务与应用研究.doc
- 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中小型企业的网络安全策略研究.doc
-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oc
-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思路.doc
-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浅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实现.doc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浅论丰田发动机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doc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浅谈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doc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研究.doc
-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探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