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碳纳米管(CNTS)简介CNTS可以看作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管,分为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由于碳原子之间存在3种基本的原子力,包括强的σ键合、C=C键之间的π键合以及多壁碳纳米管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共价键与复杂离子键的键合以及复杂的晶体结构,因而呈现耐高温、耐磨损、质量轻和高温下强度保持率高等优异的性能。碳纳米管增强陶瓷的目的陶瓷材料最大的缺点就是脆性,而CNTS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因此利用CNTS的这一性质,在陶瓷制备过程中加入CNTS,这样就可以很大地提高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1CNTS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2分散性界面性结构蚀变性01分散性碳纳米管半径小、长径大、表面积大,很容易发生团聚并相互缠结,导致其很难均匀分散到基体材料中;界面性CNTS表面活性较低,很难与基体形成有效的界面结合和承载转换;结构蚀变性由于在用各种烧结方法在制备CNTS/陶瓷基复合材料时会使碳纳米管发生结构蚀变而影响其性能。0203解决CNTS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的方法A解决分散性的方法:表面改性法原位生成法化学沉淀法机械球磨法B它是将沉淀剂(OH-,CO32-,SO42-等)加入到金属盐溶液中进行沉淀处理,再将沉淀物过滤、干燥、锻烧,就制得纳米级化合物粉末,是典型的液相法。它又包括共沉淀和均相沉淀法。共沉淀法:?将沉淀剂加入混合金属盐溶液中,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地沉淀,再将沉淀物过滤,干燥,锻烧,即得纳米粉末。均相沉淀法:?一般的沉淀过程是不平衡的,但如果控制溶液中的沉淀剂浓度,使之缓慢地增加,则可使溶液中的沉淀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且沉淀可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出现,这种沉淀称为均相沉淀法。123456定义: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剂的配制与投加;沉淀剂与原水混合、反应;固液分离泥渣处理与利用。工艺流程应用实例SeungI等将CNTS用HF、HNO3和H2SO4等氧化处理后与Al(NO3)3·9H2O混合,经处理后,在分子水平上获得了CNTS分散性良好的CNTS/Al2O3纳米复合粉体,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复合材料中CNTS在基体中分散良好,并与基体界面结合较好。定义:01高能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02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粉03体粉碎为超细级颗粒的方法。04工艺:05在研磨过程中,通过研磨介质与粒子、粒子06与粒子间的挤压、剪切、冲击等作用达到复合的07目的。08机械球磨法研磨过程是母粒子在多种作用力的作用下循环变形的过程,可导致颗粒大角度晶界的重新组合,使粉体的组织逐步细化,最后达到不同原子互相渗入和扩散,能够获得常规方法难以制备的超细复合材料。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粉体同时放入球磨机的球磨罐中进行高能球磨,粉体颗粒经压延、压合、碾碎、再压合的反复过程,最后可以获得组织和成分分布均匀的超细复合粒子。由于这种方法是利用机械能达到合金化,使某些在常规条件下不能进行反应的体系在较低温度下直接进行化学反应。所以高能球磨制备合金粉体的方法,也属于机械化学法。原理:应用实例KaleemAhmad等采用超声波将MWNTS和Al2O3分散到乙醇中,将所得的浆体球磨24h,干燥后于1400℃和50MPa压力下真空烧结,相对于纯氧化铝,含有5%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升了12个数量级,断裂韧性提高了39%。表面无机纳米颗粒包裹法1反应烧结法2解决界面性的方法:反应烧结法定义:将干燥粉料充填入模型内,再从单轴方向边加压边加热,使成型和烧结同时完成的一种烧结方法。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固体颗粒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逐渐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坚硬的只有某种显微结构的多晶烧结体,这种现象称为烧结。在烧结传质过程中,除利用表面自由能下降和机械作用力推动外,再加上一种化学反应能作为推动力或激活能,以降低烧结温度,亦降低了烧结难度。从能量及结构转变的过程看,在多晶转变或煅烧分解过程中,通常都有明显的热效应,质点都处于一种高能、介稳和接收调整的超可塑状态。此时,促使质点具有足够的机械应力,以诱导、触发、促进转变,质点便可能顺利地从一种高能介稳态转变到另一种低能稳定状态,可降低工艺难度。特点是热能、机械能、化学能三者缺一不可、紧密配合促使转变完成。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应用实例JingWang等将MWNTS、Al2O3和S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图的发展史的历程.ppt
- 2014花灯调完整版.doc
- GB∕T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高清版).pdf
- 【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浅析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法要点.docx
- BS EN 12390-3-2019 硬化混凝土试验.第3部分:试验试样的抗压强度.pdf
- 外围及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的清洁、保洁工作方案.docx VIP
- 2024年最新离婚协议书下载6篇.docx
- LEGO乐高积木拼砌说明书21333,文森特·梵高——星月夜,LEGO®Ideas(年份2022)安装指南_第2份共2份.pdf
- (NEW)天津大学《718有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