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经验总结报告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再激活和复制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以单侧分布带状排列的成簇水疱伴神经痛为特征。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我国大陆的年发病率约为3.4-5.8/千人。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以抗病毒、镇痛镇静和营养神经为主,以防止病毒对神经的破坏,减少继发感染,但在预防和治疗后遗神经痛方面仍是一个难题。据报道,有13%~47%的带状疱疹患者有并发症或后遗症,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引发睡眠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历史悠久。根据研究表明,中医运用中药、针灸等方式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突出。**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方面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本章总结并分享**名老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经验,以继承其学术思想。
(一)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1带状疱疹诊断标准:依据《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年。
(1)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2)发疹前,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
(3)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4)患处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
(5)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疱底刮取物图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饱含体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用PCR检测VZVDNA和病毒培养予以诊断。
1.2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的鉴别
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
发病年龄
均可
幼儿
分布
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皮肤黏膜交界处
水疱性质
簇状分布,迅速变为水疱
较小易破
复发
易复发
一般不复发
病毒培养
PCR检测VZVDNA
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含体是金标准
治疗
自限性,抗病毒、止痛
抗病毒
疼痛
神经痛是主要特征
无
1.3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期
前驱期:持续3—5天,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疱疹期和疱疹结痂期:疱疹器出现成全的丘疹、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周围红晕。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从发疹至痂皮脱落约10天,抵抗力低者,可持续几个月。
后遗神经痛期:指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
1.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具体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症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其中约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40岁以下患者几乎不发生PHN,60岁以上患者PHN发生率为65%,70岁以上为75%。PHN临床表现有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出现的疼痛)、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轻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感觉异常(紧束样感觉,麻木、蚁行感或瘙痒感,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其中有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其主要机制多为神经元的中枢敏化,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大则导致患者自发性疼痛;神经元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则引起痛觉过敏;非伤害性刺激通过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将导致痛觉超敏。
1.5影响PHN发病的主要因素
危险因素
描述
年龄
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性别
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
前驱疼痛
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发展为PHN的可能性增大
疱疹期疼痛和皮损
疱疹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发展为PHN的可能性越大;水泡持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水泡越多、皮损范围越广、皮损区温度越高和感觉异常越明显,越容易发生PHN
特殊部位的疱疹
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发生PHN
其他
手术、创伤、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1.6带状疱疹的分期治疗
(1)前驱期、疱疹期和疱疹结痂期:以水疱或伴有疼痛为主,一般2~3周。①抗病毒药物:发疹后48—72小时内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