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摘要:职业接触某些化学物可致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重症多形红斑和多形红斑,常伴发热和粘膜损害,严重时累及内脏,类似药疹。本文就其职业性致病化学物、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及命名等作一综
述。
因职业接触某些化学物所致泛发全身的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Syndrome)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皮病,常伴有发热与肝肾等脏器损害,重者致死。由于其形态特异,病情严重,致病物又相对集中在三氯乙烯、农药和荒酸二甲酯,而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和卫生医师的关注。
1职业性致病化学物
迄今为止业已报道的引起本组疾患的职业性致病化学物主要有三氯乙烯、
1605、乐果、甲胺磷、农思它、荒酸二甲酯和丙烯腈等[1~21]。
1.1三氯乙烯(乙炔化三氯,Trichloroethylene,TCE)
化学式CHClCCl2,无色液体,有似氯仿的嗅味,分子量131.4,沸点86.7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具较强的脱脂作用,主要用作脱脂剂、萃取剂、溶剂,也用于农药制备、有机合成、衣服干洗等。本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短期大量接触本品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的全身性疾患。也是引起职业性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多形红斑的主要致病物[1~12]。Schwartz等早在1947年就首次描述了TCE引起的全身性剥脱性皮炎[1],之后国外文献陆续有所报道[2~
6]。我国直至1994年才见报道[7],但自1994~1998年这短短的5年间不但报道的病例数已逾45例,而且发病集中在广东省的涉外企业[7~12]。李来玉等认为这与当地直接接触和被动接触该物的累计人数相对较多,以及该地区医师通过实践提高了对TCE皮损的认识有关[12]。
对TCE的致病性曾有不同看法。一是疑由其内所含杂质引起。但李来玉等认为广东45例患者接触的TCE,其含量大部分在90%以上,产地分散在英国、美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故而推测由相同杂质引起损害的可能性不大[12]。二是不能除外加入TCE内之添加剂。Waters等指出TCE有时不稳定,需加入稳定剂,如麝香草酚和碳酸铵;新的稳定剂是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如异丙胺和烷基-对-羟基苯甲醚,前者系轻度刺激物,也可能系致敏物[13]。期盼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实验研究认清问题实质。
1.2农药
包括农药1605、乐果、甲胺磷和除草剂农思它[14~17]。其中1605、乐果和甲胺磷属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并分别归属硫代磷酸酯类、二硫代磷酸酯类及酰胺基磷酸酯类。有机磷可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吸收。短时间大量接触可引起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出现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农思它(恶草灵、恶草酮,Oxadiazonronstat
forestite),化学名5-特丁基-3-(2,4-2,6-5-异丙氧苯基)-1,3,4-恶二唑-2(3H)-酮,系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NH18Cl2N2O3。是无色无味结晶,溶点87℃。20℃时水中溶解度为1mg/L;于甲醇、乙醇约100、丙酮600、甲苯约1000(g/L,20℃)。常温下储存稳定。属低毒类,有轻微刺激作用。国内报道的上述4种农药除1605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外,余者都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3荒酸二甲酯(氰亚胺基二硫代碳酸二甲酯,Dimethylcyanoiminodithio-carbonate)
分子式C4H6N2S2,熔点52~54℃,是甲氰咪呱(西米替丁)的中间体,由氰氨化钙、二硫化碳、硫酸二甲酯合成。在甲氰咪呱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和爆炸事故屡有发生,也常引起皮肤损害[18~19]。庄莹等对生产和使用荒酸二甲酯的5个乡镇小化工厂作了调查,发现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高达74%[18]。罕见的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皮损则以戴杨等报道的内容较为充实[20]。
1.4其他
丙烯腈(Cyano-ethylene),化学式CH2CHCN,无色易燃易挥发液体,具特殊杏仁味,相对分子质量53.06,沸点77.3℃,水中溶解度7.3%(20℃)。本品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属高毒类。急性中毒症状与氢氰酸中毒相似。对皮肤、粘膜具中度刺激性,可致接触性皮炎。由本品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仅见1例报道[21]。
甲醛(蚁醛,Formaldehyde),40%的甲醛水溶液称甲醛溶液或福尔马林。化学式HCHO。相对分子质量30.0,沸点-19.5℃。常温下为无色具刺激性嗅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