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在美感经验中,我们须见到一个意象或形象,这种“见”就是直觉或创造;所见到的意象须恰好传出一种特殊的情趣,这种“传”就是表现或象征;见出意象恰好表现情趣,就是审美或欣赏。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美”是一个形容词,它所形容的对象不是生来就是名词的“心”或“物”,而是由动词变成名词的“表现”或“创造”。
美是创造出来的,它是艺术的特质,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比如欣赏一棵古松,古松在成为欣赏对象时,决不是一堆无所表现的物质,它一定变成一种表现特殊情趣的意象或形象。这种形象并不是一件天生自在、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它是这样,则无数欣赏者所见到的形象必定相同。但在实际上甲与乙同在欣赏古松,所见到的形象却甲是甲乙是乙。从此可知各人所欣赏到的古松的形象其实是各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所常具的个性,因为它是各人临时临境的性格和情趣的表现。一切自然风景都可以作如是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辛弃疾在想到“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时,都觉得山美,但是山在他们心中所引起的意象和所表现的情趣都是特殊的。阿米儿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境”,惟其如此,它也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们否认创造和欣赏有根本上的差异。创造之中都寓有欣赏,欣赏之中也都寓有创造。比如陶潜在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首诗时,先在环境中领略到一种特殊情趣,心里所感的情趣与眼中所见的意象卒然相遇,默然相契。这种契合就是直觉、表现或创造。他觉得这种契合有趣,就是欣赏。惟其觉得有趣,所以他借文字为符号把它留下印痕来,传达给别人看。这首诗印在纸上时只是一些符号。我如果不认识这些符号,它对于我就不是诗,我就不能觉得它美。印在纸上的或是听到耳里的诗还是生糙的自然,我如果要觉得它美,一定要认识这些符号,从符号中见出意象和情趣,换句话说,我要回到陶潜当初写这首诗时的地位,把这首诗重新在心中“再造”出来,才能够说欣赏。陶潜由情趣而意象而符号,我由符号而意象而情趣,这种进行次第先后容有不同,但是情趣意象先后之分究竟不甚重要,因为它们在分立时艺术都还没有成就,艺术的成就在情趣意象契合融化为一整体时。无论是创造者或是欣赏者都必须见到情趣意象混化的整体(创造),同时也都必觉得它混化得恰好(欣赏)。
(摘编自朱光潜《什么叫做美》)??
材料二: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感觉、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情欲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一句话说来,就是你的心要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无轨人生的广阔天地.docx
- 2025年高一语文天一联考期末作文二元思辨主题“过程与结果”审题指导及范文.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之韩愈《师说》解读与练习.docx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合肥一模)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碎片化时间.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语文(上)期末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柔软的力量”.docx
- 滨州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重复会不会使思维僵化”而是有力量的.docx
- 东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第二次摸底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不为形累,降维打击.docx
-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淬火”.docx
最近下载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pdf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水果验收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