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①乳状液有关的因素比较复杂,对具有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这些因素在同一个具体的乳状液实例都存在,更不能说各种因素都同样重要。根据大量实践结果的分析,在所述各种因素中,界面膜的形成与强度是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②对于应用表面活性剂作用乳化剂的体系而言,与界面膜的性质有相辅相成作用的一种性质为界面张力。界面张力降低的同时,界面膜中的分子排列趋于紧密,膜强度增大,有利于乳状液的正确性稳定。③乳化剂在界面上的吸附与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许多因素有重要的关系。故欲得到比较稳定的乳状液,首先应考虑乳化剂在界面上的吸附性质:吸附强者,界面浓度大,界面张力降低较多,界面分子排列紧密,相互作用强,因而界面膜强度大,形成的乳状液较稳定;吸附弱、分子间作弱者,则反之。总之,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主要应增加膜强度来考虑,破乳也要从减弱膜强度来考虑,其次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研究界面混合膜的形成与性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混合乳化剂往往有很好的表面活性,能形成较坚固的界面膜。影响因素讨论结论第六节乳状液的变形和破乳一.乳状液的变形变型也叫反相,是指O/W型(W/O型)乳状液变为W/O型(O/W型)的现象。变型需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才能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型过程,大体如图所示。由图可见,处于变型过程中的(b)和(c)是一种过渡状态,它表示一种乳状液类型的结束及另一种类型的开始。在变型过程中,很难区别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二.影响乳状液变形的因素①乳化剂的类型根据定向楔理论,一种构型(构型是指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截面积的相对大小)的乳化剂变成另一种构型的乳化剂时,会导致乳状液变型,这是它们各自能稳定的乳状液类型不同。例如,在钠皂稳定的O/W型乳状液,因为钠皂和Me2+反应生成另一种构型的二价金属皂。a当Me2+的数量不够时,钠皂占优势,乳状液不会变型,只有当Me2+数量相当大时,才能使乳状液变型。当钠皂数量与二价金属皂数量不相上下时,乳状液是不稳定的。②相体积某些体系中内相体积在74%以下时体系是稳定的,当继续加入内相物质使其体积超过74%时,则内相变成外相,乳状液发生变型。③温度有些乳状液在温度变化时有变型。如,由相当多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钠的混合膜所稳定的W/O型乳状液升温后,加速脂肪酸向油相中扩散,使膜中脂肪酸减少,因而易变成由钠皂稳定的O/W型乳状液。用皂作乳化剂的苯/水乳状液,在较高温度下是O/W型乳状液,降低温度可得w/O型乳状液。发生变型的温度与乳化剂浓度有关。浓度低时,变型温度随浓度增加变化很大,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变型温度就不再改变。这种现象实质上涉及了催化剂分子的水化度。电解质在用油酸钠乳化的苯/水乳状液中,加入适量NaCl后变为水/苯乳状液,这是由于加入电解质后减少了分散相粒子上的电势,使表面活性剂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降低了亲水性,有利于变为W/O型乳状液。在上述实验中加入电解质时,在水相和油相中都有部分皂以固体状态析出,析出量小于20%时乳状液不发生变型,析出量大于20%时才发生变型。将水相和油相中析出的皂过滤掉,得到苯/水乳状液,说明在电解质作用下固体皂析出,而且只有在固体皂参加下才能形成水/苯型乳状液。1.乳状液不稳定的方式乳状液不稳定方式:分层creeming、沉降sedimentation、絮凝aggregation、聚结coalescence、变形imersion、破乳deemulsification根据乳状液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即使采用最好的乳化剂得到的乳状液也只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从热力学角度讲,只有乳状液破坏了才稳定。聚结破乳絮凝分层乳状液水油三.乳状液的破坏因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密度差而引起的液滴上浮或下沉现象。A.定义分层使乳状液分散相液滴浓度不均匀;对于O/W乳状液,分散相油滴上浮。故上层液滴浓度大;对于W/O型乳状液,下层水滴浓度大,发生分层时乳状液并未破坏;分层并非破乳。B.特点加大内外相密度差;采用机械分离手段(离心分离等);加入某些电解质或分层剂。分层C.加速分层的条件010203040506絮凝和凝聚分散相液滴聚集在一起,但并不合并而独立存在,这种多个液滴的聚集适当搅动仍可再分散,其作用力为范德华力。聚结聚集的液滴间的分散介质扩散出来,小液滴相互合并形成大液滴,聚结是破乳的前过程,减缓聚结速度是维持乳状液稳定性防止破乳的关键环节。相分离乳状液的分散相液滴经聚集、聚结,液滴数目减少,最终两相完全分离的过程。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应具有机械强度足够的保护膜。因此,只要是能使保护膜减弱的因素原则上都有利于破坏乳状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足疗技师心态培训课件.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述评推动新质生产力,奋楫逐浪向未来.pptx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2025.pdf VIP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2024年3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PT课件.pptx
- 皮肤性病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