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一、消化管;;;乳牙20个,上、下颌各10个;恒牙: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牙槽骨;(二)咽;(二)咽;1.食管的位置和分部;2.食管的狭窄部;;分为4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3.胃壁的结构;小肠的分部(5~7m
1.十二指肠:(25cm)C形;区别空肠回肠
位置左腰区,脐区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长度近侧2/5远侧3/5
外观粗,粉红,血管多细,粉灰,血管少
淋巴滤泡孤立集合
血管弓级数较少级数较多;1.大肠的分部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结肠特点:;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2.结肠;;二、消化腺;1.肝的形态;脏面: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1)胆囊;(2)肝管与肝总管
胆囊管
肝胰壶腹(Vater壶腹)
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腹上区左季肋区L1,2
前:胃、横结肠和大网膜
后: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腹主动脉
右:十二指肠
左:脾门;;;;;;1.唾液的分泌
来源:三大唾液腺
性质:无色无味低渗中性液体,分泌1.0-1.5L/日
成分:99%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主要成分是淀粉酶
作用:湿润和溶解事物产生味觉;净化口腔;
杀菌;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排泄作用。
2.咀嚼和吞咽
注意三个阶段;来源:壁细胞—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黏液细胞—碱性黏液
性质:无色酸性液体,PH为0.9—1.5。分泌1.5-2.5L/日
成分:水;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盐酸的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条件;使蛋白质变性;杀菌;进入小肠内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进入小肠内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在盐酸的作用下被激活成胃蛋白酶使蛋白质转化为大分子的多肽
内因子的作用:协助B12吸收
黏液的作用:中和胃酸;形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1.胃的基本运动形式;性质:无色无味呈弱碱性,PH7.8-8.4,分泌1.0-2.0L/日
成分与作用:水和碳酸氢盐:中和胃酸;胰淀粉酶:??解淀粉为麦芽糖;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小分子多肽;糜蛋白酶原在已经激活的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小分子多肽;二者共同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所以:胰液是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来源:胰腺的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来源及性质:肝细胞分泌。肝胆汁(金黄色弱碱)
胆囊胆汁(暗绿)
成分:主要是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和无机盐等
作用:1.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协助脂溶性维生素
A、D、E、K的吸收;3.中和胃酸;4.利胆
特点:不含有任何消化酶;1.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
以小肠环行肌为主舒缩的活动。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主要作用
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2)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特点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
蠕动冲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可一次将食糜从小肠始端推送到末端,甚至推送到大肠。肠运动时,产生的声音称为肠鸣音。肠蠕动亢进,肠鸣音增强;肠麻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紧张性收缩:有利于小肠内容物与消化液混合及向前推进回盲瓣的功能阻止结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大肠的量。;1.大肠液的分泌
大肠液的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pH8.3~8.4)。
大肠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免遭机械损伤和润滑大便。
大肠内细菌:多种(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呈菌群集落方式分布,各菌群相互间能相互制约繁殖生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