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溢流坝段设计案例
目录
溢流坝段设计案例
1
1.1溢流坝剖面形状
1
1.1.1泄水方式的选择
1
1.1.2溢流面体型设计
1.2消能设计3
1.2.1消能方式3
1.2.2消能验算3
1.2.3荷载计算
1.2.3泄槽水力计算
1.1溢流坝剖面形状
1.1.1泄水方式的选择
比较常用的重力坝泄水方式由开敞式和孔口式,而开敞式另外可以便捷的排除漂浮物
和冰冻成物。
在设置闸门的时候,我们要将所设置的闸门高度与高水位一致,这样堰顶高程略低一
些就可以用闸门的开启高度进行水位和泄水量的调节过程,而且由于本工程是中型工程,
为了获得更好的泄洪能力,我们这一次就采用开敞式的溢流方式。
1.1.2溢流面体型设计
(1)顶部曲线段
本文设计中溢流坝采用的WES型坝面曲线,坝体的上游面铅直,以堰顶为界分为上
1
游段和下游段两个部分。上游段曲线采用三圆弧型曲线:
R.=0.50//d,x1=-0A15Hd
vR2=0.20Hd,x2=—0.276H』
夫3=。・。4丑』,工3=—0.282H』
下游段坐标原点为堰顶,计算公式如下:
『阳=2.0H笋y
式中%——定型设计水头,本文去校核洪水位时堰顶水头的80%,为(247.06-245)x0.8=1.65
这里取1.7o
夫1=0.85,xx=—0.23
vR2=0.34,x2=—0.46
R3=0.07,x3=—0.48
(2)下游段曲线为:
『85=2.0H笋y
即.y=工母/12.94
(3)中间直线段
中间直线段要与坝顶曲线相切,坡度与非溢流段坡度相同,应本设计为表孔下泄水流
与中孔挑起水流相撞,直线段坡度与非溢流段相同为0.8,由此可求切点(12.815,8.653)
(4)反弧半径及调射角
为了让挑射的水流造成的冲刷坑不影响整个坝体的安全,我们要选择更为合适的鼻坎
形式和高程、反弧半径和挑射角等。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麻烦以及为了避免空蚀的问题,保证冲刷坑不会危及到坝体的
安全,选用连续式鼻坎较为合理。
连续式挑流鼻坎的挑射角,按质点抛射运动考虑,挑角越大对建筑物威胁越大,所以
挑角不宜选的过大,挑角一般在15。〜35。之间。
反弧段半径R的确定。水流在挑坎反弧段内运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是反弧段内
压力加大。反弧段半径愈小,离心力愈小,挑坎内水流的压能增大,动能减小,射程也减
小。因此,为保证有较好的挑流条件,反弧段半径R至少应大于反弧最低点水深h的4
倍。一般设计时,多采用R=(4〜10)h。在校核情况下,采用水力学中断面能量公式:
q=^H3/2
2
q单宽流量;
、Eq上、下游端面能量差
式中:(p——流速系数,对于该木画为中等长度的溢流面取为0.95;
hc该断面处水深。
将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工程规模要求相结合,比较之下我们最终选择挑流消能。并且根
据以往的经验,挑射°=20。
根据下泄水流应该在高于下游最高水位大约1-2M处将水流挑出,鼻坎高程可选用校
核洪水为作为最高下游水位,则鼻坎高程为:214.751.25=216m
可按下式求得反弧段的半径
v=p(^2gH
3
Bv
式中
(P堰面流速系数,取).96;
H库水位至坎顶高差,H=247.06-216=31.06所,故算出v=23.70m3
Q校核洪水时溢流坝T泄流量;
B鼻坎处水面宽度,8=312x2.5=36秫
,Q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