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高考真题古代诗歌题材》.docx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高考真题古代诗歌题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高考真题古代诗歌题材》

年份

卷别

篇名

朝代

作者

体裁

题材

2023

新高考全国Ⅰ卷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酬和赠答诗

新高考全国Ⅱ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山水田园诗

全国甲卷

临江仙

晃补之

送别诗

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即事抒怀诗

2022

新高考全国Ⅰ卷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即事抒怀诗

新高考全国Ⅱ卷

《送别》

李白

送别怀人诗

全国甲卷

《画眉鸟》《画眉禽》

欧阳修、文同

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送别怀人诗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酬和赠答诗

新高考全国Ⅱ卷

《示儿子》

陆游

即事抒怀诗

全国甲卷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

酬和赠答诗

全国乙卷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咏物言志诗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大致有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题画说理诗、干谒自荐诗、哲理思辨诗、酬和赠答诗等几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从题材入手,可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题材一送别怀人诗

名篇

联想

《送友人》(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题材

特征

(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内容

情感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注意:每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

常用

技法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情。如《雨霖铃》。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如《送元二使安西》。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芙蓉楼送辛渐》

题材二咏物言志诗

名篇

联想

《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

题材

特征

(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咏物诗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题××”“××吟”等为题目

内容

情感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

技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题材三即事(景)抒怀诗

名篇

联想

《短歌行》(曹操)、《登快阁》(黄庭坚)、《临安春雨初霁》(陆游)、《登岳阳楼》(杜甫)

题材

特征

(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都在“抒怀”。

(2)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内容

情感

(1)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2)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4)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常用

技法

(1)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虚实结合;②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③侧面描写的运用;④白描与细节描写。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臆;②展开想象,寄托情感;③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题材四酬和赠答诗

名篇

联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题材

特征

(1)所作为送亲怀友的作品,或表谢意(含婉拒),或表深情,或表心志。

(2)从题目上来看,有“酬”“和”“赠”“次韵”“答”等字眼

内容

情感

(1)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勉励。

(2)表达晚辈对长辈的敬重,对高洁品格的赞美,等等。

(3)表达同窗亲友之间共勉共励之情,或寄托友情、亲情之思。

(4)表达对某事、某物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情志

常用

技法

(1)直抒胸臆。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比兴、借助景物描写等手法,委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