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2024-2025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5.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陶渊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他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营造了平淡自然的艺术至境,并且以清高耿介的人格和恬淡玄远的志趣,为后人构筑了一方纯洁自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超凡的人生境界,是传承父母两个家族优秀家风的结果。
陶渊明的劳动情结主要来自父亲家族。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早年过着孤贫的生活。后屡立军功,虽官至太尉、爵封长沙郡公,但在任上“勤务稼穑”,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所辖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陶渊明的父亲为人恬淡无心世事,颇有隐士风度,很早就去世了。陶渊明自称“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临终前撰《自祭文》回忆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綌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生活的艰难迫使他不得不亲自参加农业生产。陶渊明的劳动热情和归耕选择无疑与早年农业生产的切身经验密切相关。
陶渊明对人生真谛的认识,是在坚持不懈地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渐深化的。当他辞官初归田园时,体会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由和快乐,充满诗意地吟咏“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的新生活。在劳动的过程中,陶渊明与农民建立了温馨融洽的感情,并且拥有了共同的话题:“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经历了辛勤的耕作后,陶渊明渐渐体会到农家劳作的辛苦和无奈,也使他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以勤劳为先、以衣食为端,方能返璞归真的人生道理。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萧统《陶渊明传》),其读书兴趣主要受到了母亲家族的影响。他少年时已经培养起读书的兴趣,自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外家孟氏的学风一致。孟氏是武昌望族,世代以德行著称。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既有名士风度,又擅长文学,与许询、孙盛等名士胜流都有交往,深受庾亮、桓温等名门望族的赏识。孟嘉的弟弟孟陋,正直而高尚,不以布衣蔬食为意,唯专心读书,一生未曾出仕,既不讨论政治,又不留心交游。陶渊明继承了孟嘉、孟陋兄弟的道德遗风,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陶渊明的读书是最纯粹的读书,他既不把读书看作清言玄谈的资本,又不当成安身立命的事业,而是作为人生的乐趣。正是从崇尚自然出发,陶渊明能够收获比常人更多的阅读体验。《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之学”就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学问,是身体力行的践行道德,而“为人之学”不过将学问视为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而已。
陶渊明是魏晋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崇尚自然。陶渊明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自然是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生活,不抵触儒训名教,不倡导养生求仙、长生不老,不受外界的束缚干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自然观念也受到了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孟嘉也将自然奉作审美的极致。???
陶渊明的家庭温馨和睦,妻子翟氏与陶渊明志同道合,皆能不慕荣利、安于劳苦。陶渊明对待孩子平和宽厚。陶渊明以博学好读书著称,但他的孩子们似乎未能继承他的优良基因。他的《责子》诗写到,长子阿舒十六岁,十分懒惰;次子阿宣到了十五岁,无心文术;三子阿雍、四子阿端已经十三岁,还不能认字和算术;幼子阿通近九岁,只晓得觅食。五个儿子似乎不甚长进,陶渊明的无可奈何溢于言表,但也绝无愠怒之意。这首诗颇有游戏的况味,我们从中看到了陶渊明的风趣和慈祥。陶渊明固然和大多数父亲一样,希望长子俨“夙兴夜寐,愿尔斯才”,但也说“尔之不才,亦已焉哉”,表达了乐天知命的平和态度。相比成材成器,陶渊明更期望子女能继承前贤的优良品格,友好相处,互相扶持,更享受一家人团聚和睦、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
陶渊明的家训,属于春风化雨式的温和告诫,并没有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说教,这与陶渊明诗歌的平淡自然如出一辙。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在描绘自己自由自在的隐居读书状态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陶渊明何以在这篇遗嘱性质的家书中对孩子们提及此事?很显然,陶渊明践行的是老子提倡的“不言之教”,他通过身体力行的读书生活来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进行启迪。
(摘编自徐昌盛《陶渊明的家风传承》,《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7日13版)??
材料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学年滨州市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滨州市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临沂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潍坊市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潍坊市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武汉市武昌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济宁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学年滨州市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