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课件.pptx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是湖南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24年湖南省统考古诗词阅读

题分值为4分,只设了一道简答题,考查课内外古诗词对比阅读。虽只设了一道题,但考点涉及内容理解和主旨探究,仔细研究2024年全国各地古诗词鉴赏的考点,除内容理解与主旨探究外,还有描绘画面、品析字词、辨析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等。故以上考点考生在复习中也应掌握。

01

考向溯源

古诗词比较鉴赏

(一)[2024湖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农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注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羸(léi)牛:瘦弱的牛。

这首诗后两句与李绅《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相同点:①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刻同情和理解。

本诗中“时人不识农家苦”,与李诗中的“谁知盘中餐”,都指出了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缺乏认识和感激。②两首

诗都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本诗中的“将谓田中谷自生”与李诗中的“粒粒皆辛苦”都揭示了每一粒粮食背后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2)不同点:①表达方式上,本诗通过描绘具体的农家生活场景——半夜

起床耕作、瘦弱的牛艰难前行,更直观地展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而李诗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粮食来源的思考。②情感色彩上,本诗更侧重于描述和揭示农民的苦难,情感更为沉重;而李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敬意,情感上带有一种赞美和倡导节约的意味。

课外古诗词鉴赏

(二)[2024长沙]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咏芭蕉

郑燮注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注】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

世称“三绝”。《咏芭蕉》是诗人怀人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诗题为《咏芭蕉》,诗歌从芭蕉叶的形态、长势着笔来描写芭蕉。

B.诗中“多情”一词将芭蕉叶拟人化,赋予芭蕉叶以人的情态。

C.诗中用“抽不尽”写出了诗人相思之情的绵绵不绝。

D.“却教风雨怨秋声”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风秋雨和秋天的怨恨之情。

[解析]D项,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用外来的风雨比

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诗人借芭蕉来抒发自己相思的哀怨愁情,而非直接抒情。

镜头

镜头描述

情感

镜头一:芭蕉叶叶

茂盛、层层叠叠的芭蕉叶

相思怀人

镜头二:叶舒叶生

(1)一边舒展一边生长的芭蕉叶

镜头三:雨打芭蕉

(2)秋雨滴滴哒哒敲打着芭蕉叶

2.诗画摄影协会准备以《咏芭蕉》为素材制作一段视频,请你完善下面的拍

摄脚本。

课内古诗词鉴赏

(三)[2024北京]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_群童抱茅,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雨水。

2.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

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说说这样的用词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三重”茅被风卷走,侧面烘托出深秋时节,狂风呼号,气候恶劣,凸显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也暗示着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表达了诗人对现

实的深切感受;②“广厦千万间”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和博大胸襟,彰显出他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考点》一把握内容与情感

诗歌往往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用凝练、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在阅读欣赏古典诗词时,首先要弄清楚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也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

经典例题

(一)[2024乐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经行岚州注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注】杜审言曾任隰城县尉,因公务西北行,往返两次经过岚州。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