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征求意见稿-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技术规范.docx

征求意见稿-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UNPXXXX—2024

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要求、安全要求、运维管理、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671信息安全技术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B/T39335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脸识别facerecognition

基于自然人的面部特征对该个体的自动识别。[来源:GB/T38671—2020,3.1.2,有修改]

3.2

人脸样本facesample

在人脸特征项提取之前的人脸特征特性的模拟表示或数字表示。

4系统架构

4.1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架构包括应用层、支撑层、网络层、硬件层、运维层和安全层。其中应用层包括系统登录、系统参数设置、人脸采集管理、客户端管理、人脸识别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在线客服、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框架图见图1。

2

T/UNPXXXX—2024

图1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系统架构图

4.2各模块功能如下:

a)应用层:包括登录设置、参数设置、人脸采集、人脸识别、数据管理、客户端管理、系统管理;

b)支撑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支撑服务;

c)网络层:搭建数据传输通道,实现系统内外数据的交互;

d)硬件层: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物理设备,如计算机设备及配件,保障系统正常运转;

e)运维层: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持续优化运维工作;

f)安全层:保障系统安全,包括访问控制、隐私保护、审计、数据加密及备份恢复等。

5功能要求

5.1登录设置

5.1.1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登录功能要求如下:

a)支持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的输入验证,仅当三者同时正确时,用户才能成功登录系统。用户名和密码在注册时设定,验证码随系统刷新自动显示,确保登录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b)登录失败时,系统应提示“登陆失败,请重新登陆!”,并提供“确定”和“取消”按钮,方便用户操作;

c)设置登录失败次数限制,当用户连续登录失败达到预设次数时,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系统应暂时锁定该用户的账号,不应让其继续登录,并提示用户账号已被锁定,应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再次尝试登录;

d)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系统应记录每次登录失败的详细信息,包括登录时间、用户账号、登录IP地址、失败原因等。

5.1.2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应支持多种注册方式,并符合以下要求:

a)应支持现场注册或非现场注册;

3

T/UNPXXXX—2024

b)应支持人脸样本批量注册;

c)宜满足单个用户注册多张人脸样本的需求;

d)宜支持不同图像源的人脸注册,例如实时采集相片或已存储的相片等;

e)可支持一种或多种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样本;

f)注册过程中,能与用户进行适当交互,例如提醒用户配合,提示注册成功等。

5.2参数设置

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参数设置功能要求如下:

a)人脸识别颜色设置:能调整人脸识别过程中的颜色参数,如白平衡、镜像、水平、垂直方向的颜色设置,以及可选颜色模式;

b)人脸跟踪信息设置:包括人脸跟踪的开启与关闭,以及相关参数的调整,如LED状态(长亮、闪烁、关闭),曝光、抖动的自动或手动设置(手动设置可选择快门速度,如户外、慢、快等模式,以及频率50Hz或60Hz),USB带宽的自动或默认设置,同时支持对当前参数配置的加载、保存操作。

5.3人脸采集

5.3.1数据处理者收集人脸识别数据采集的要求如下:

a)采集人脸识别数据时,应向数据主体告知人脸识别数据的相关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处理者的名称和联系方式、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处理规则、必要性依据等,并征得数据主体单独同意或书面同意;未取得数据主体单独同意收集的人脸图像应进行删除并确保不可恢复;

b)应采用数据主体主动配合的措施收集人脸识别数据;应在识别过程中持续告知数据主体,并通过语言、文字等向数据主体进行提示;

c)应仅收集生成人脸特征所需的最小数量、最少图像类型的人脸图像。

5.3.2人脸识别模型设计生成系统应自动判别采集对象位置,依据采集对象身高和距离自动调节采集设备。

5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