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纤维及微纤维棉直径及其分布的测定光学扫描仪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目录
一、工作简况 2
1.1任务来源 2
1.2标准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2
1.3标准制订工作的过程 5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 7
2.1国家标准编制原则 7
2.2国家标准制修主要内容的说明 8
2.2.1关于纤维及微纤维棉 8
2.2.2关于标准名称的说明 9
2.2.3关于标准范围的说明 9
2.2.4关于试验方法的说明 9
2.2.5纤维直径分布 10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及分析 13
3.1概述 13
3.2纤维平均直径测试 14
3.3纤维直径测试可重复性 19
3.4纤维直径分布测试 20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22
五、产业化情况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等情况 22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24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25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5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25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25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25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25
2
《纤维及微纤维棉直径分布的测定光学扫描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2023年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向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申报建立国家标准《纤维及微纤维棉直径及其分布的测定光学扫描仪法》的申请,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收到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后,按规定的程序,提交委员会全体委员讨论,经委员会内答辨和委员投票表决,一致同意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项目申报书。
经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立项评估和相关业务部门审查通过,2023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标准立项筒子,项目编号为:2023001737,项目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提出,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1.2标准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无机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因其具有质量轻、耐热性强、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抗化学腐蚀等优点,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三十几个微米,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众所周知,玻璃纤维直径及其分布对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均有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玻璃纤维纺织加工成玻璃布需经过原丝退解、合股、整经到最后织布,这一系列的纺织加工要求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柔性、弹性、耐疲劳和耐磨性等性能。如果纤维的这些纺织性能不良,将造成各道工序的断头、毛丝,影响成品率及最后的布的质量。而这些纺织性能几乎都与原丝单丝直径的均匀性有直接关系,因此,原丝单丝直径的均匀性就直接影响着纺织型玻璃纤维的内在质量。据相关研究表明,玻璃纤维直径不匀率达15%左右可造成的玻璃纤维强力损失达13%,此外玻璃纤维的临界弯曲半径、抗扭刚度等柔性指标都随单丝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即柔性降低。玻纤的弯曲疲劳强度也随单丝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纤维的纺织性能随单丝直径的增大而降低。所以,对于一束玻璃纤维来讲,其内在单丝直径的不均匀,就造成原丝内部纺织性能的不一致,因此单丝直径均匀性必然影响原丝整体的纺织性能。而影响玻纤内在单丝直径的不均匀性的因素有漏板温度不均、漏板孔径不匀,工艺布置造成的张力不匀、玻璃液质量造成的粘度不均和流体力学不稳性造成的“拉丝共振”等。通过对纤维直径分布的测定,分析纤维直径分布规律,就可以从侧面找出纤维在拉丝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因素,通过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就有助于提高纤维拉丝制备过程中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纤维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性能。
此外,纤维直径的不均匀性还会对复材的性能及纤维产品的应用造成严重影响。在复合材料中对其界面也会有不同的影响.纤维直径越细,纤维越柔软,强度越高,但生产效率低、难度大。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纤维直径及其分布对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生产效率和力学性能影
3
响更为复杂,纤维直径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并未表现出一致的正向关系。此外玻璃纤维制品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常产生毛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界面相关的力学性能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国外高强玻璃纤维,而且加工工艺性也不及国外高强玻璃纤维。同样,国内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