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谱和耐药性变异分析.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谱和耐药性变异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谱和耐药性变异分析

摘要

目的:

胆道感染是胆总管结石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胆道感染可发展为全身炎症反

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根据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及我国指南,在解除胆道

梗阻因素的同时,胆道感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胆汁培养以调整抗生素的应用。近年

来,部分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在取石成功或者胆道充分引流术后,常规经

验性应用现有资料和指南建议的抗生素用药方案仍不能较好地控制胆道感染,考虑

可能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胆道侵入性手术的开展等医源性因素,以及其他多方

面原因使胆道感染的细菌谱发生了变化,从而给胆道感染的诊治带来困难。因此,

探究胆道感染细菌谱的变化和耐药情况对临床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3月30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青岛大学

附属医院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治疗的88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

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菌株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胆汁病原菌的分布、变化

趋势和耐药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

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65岁和脓性胆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胆汁培养阳性的结果(P<0.05);

(2)胆汁培养阳性率的变化:

2017至2022年,88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培养总阳性率为

90.34%(795/880)。2017年至2022年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2.05%,88.81%,

88.03%,93.87%,91.98%和91.34%。胆汁培养多微生物混合感染率为37.50%

(330/880)。两种混合细菌感染199例(22.61%),三种细菌感染110例(12.50%),

四种细菌感染21例(2.39%)。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是大肠杆菌与屎肠球菌的混

合感染。2017至2022年胆汁培养混合病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23.08%,32.84%,

30.28%,45.28%,37.97%和45.67%。

(3)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种类及其构成比分析:

胆汁培养结果呈阳性的795份胆汁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216株。

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占比为30.43%,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12.25%,奇

异变形杆菌占比为2.63%,弗氏柠檬酸杆菌占比为1.40%,产酸克雷伯菌占比为1.32%,

产气肠杆菌占比为1.07%,阴沟肠杆菌(12株),豚鼠气单胞菌(12株),铜绿假

I

单胞菌(12株)、嗜水气单胞菌(9株)、克氏柠檬酸杆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3株)、鲍氏不动杆菌(3株)、格氏乳杆菌(3株)、唾液乳酸杆菌(2株)、

乳明串珠菌(2株)、结鸟氨酸拉乌尔菌(2株)占比均1.00%;其他菌株占比为

1.97%。

革兰氏阳性球菌:屎肠球菌占比为13.98%,铅黄肠球菌占比为4.28%,唾液链

球菌占比为3.87%,粪肠球菌占比为3.45%,口腔链球菌占比为1.73%,鹑鸡肠球菌

占比为2.06%,前庭链球菌占比为1.56%,副血链球菌占比为1.40%,表皮葡萄球菌

占比为1.32%,缓症链球菌(12株),海氏肠球菌(12株)、咽峡链球菌(10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鸟肠球菌(8株)、嵴链球菌(8株)、龋齿放线菌(8

株)、棉子糖肠球菌(6株)、溶血葡萄球菌(5株)、非解乳糖链球菌(3株)、

小伟荣球菌(3株)、星座链球菌(2株)、戈登链球菌(2株)占比均1.00%;其

他菌株占比为1.07%。

真菌:白假丝酵母菌(10株)、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光滑假丝酵母菌(2

株)、克柔假丝酵母(2株)、近平滑假丝酵母(1株)占比均1.00%。

(4)胆汁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年度变化:

革兰氏阴性杆菌总占比为56.33%(685/1216),2017至2022年的占比分别为

66.38%

文档评论(0)

论文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