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易错情况;一、(送别诗+情感分析)(2024·吉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王学士①赴两浙转运
欧阳修
汉家财利析秋毫②,暂屈清才岂足劳。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
春寒欲尽黄梅雨,海浪高翻白鹭涛。
平昔壮心今在否,江山犹得助诗豪。
【注】①王学士:指王益柔,为人刚直尚气节。嘉祐八年,由京官出任两浙转运使。②利析秋毫:语出《史记·平准书》,形容理财极细心、精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借汉写宋,以“利析秋毫”与“清才”对照,彰显王学士的清正才能。
B.房屋鳞次栉比井水满溢,舟船衔尾相随络绎不绝,表现城市与漕运的繁荣。
C.诗人想象王学士到达两浙时将逢梅雨季节,那里海浪翻滚,如同白鹭飞翔。
D.尾联回扣送别之意,“今在否”的关怀挂问,既是问王学士,也是问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井水满溢”错误。选项意在理解颔联内容。颔联中“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亦可代指千家万户。古代以地区方圆一里为一井,“盈万井”是人家众多覆盖面广,并非指井水满溢。;★2.这首诗从哪里表现出了欧阳修坚守“壮心”的自觉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壮心”,指豪壮的志愿,壮志。本诗是送别诗,借送别歌颂、勉励友人的同时传递己意。“汉家财利析秋毫,暂屈清才岂足劳”,“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清才”指才能卓越、品行高洁之人,是夸赞王学士有才能和品行。结合注释看,“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写邑里的房舍与天空之云相连,高远而众多,占满一万平方里,船只前后首尾相接排列多达千艘,诗歌描绘两浙“邑屋连云”、漕运兴盛的景象,暗示王学士出京后仍有为政利民的天地。这是对友人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春寒欲尽黄梅雨,海浪高翻白鹭涛”,是诗人想象两浙海浪翻滚的壮景。借以引出后面的感慨。“平昔壮心今在否,江山犹得助诗豪”,诗人认为“江山”可助“诗豪”,这是在山水观照中投射“壮心”。尾联“壮心”之问,既是勉励友人,也是自我砥砺,要始终葆有豪情壮志。;答案①诗歌描绘两浙“邑屋连云”、漕运兴盛的景象,暗示王学士出京后仍有为政利民的天地。
②诗人想象两浙海浪翻滚的壮景,认为“江山”可助“诗豪”,在山水观照中投射“壮心”。
③尾联“壮心”之问,既是勉励友人,也是自我砥砺,要始终葆有豪情壮志。;二、(送别诗+比较鉴赏)(2024·辽宁三模)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孙二
王维
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送卢主簿
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第一首诗中,作者以问入诗。自然引出颔联作者对孙二的介绍和欣赏。
B.第一首诗中,作者在和孙二道别后,坐着车子离开,只留下了路上的尘土。
C.王勃在尾联中用了“松竹”一词,作者借此物象,表达了自勉自况之意。
D.第二首诗先写卢主簿的品格,后写离别,叙写简约,韵短意长、语淡情浓。
解析B.“作者在和孙二道别后,坐着车子离开”错误。坐车离开之人是孙二,不是作者。;★4.两首诗虽同为赠友送别诗,但是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王维的诗,首联即交代了送别地点是郊外,环境寥落冷清。颈联中,祖席在寒草之上,用一个“依”字连带起依依惜别之情。行车扬起飞尘,天色已晚,赶路的身影在尘色中模糊。最后一联,山川还在,人已远去。“长”有两种理解,可作“长时间”理解,也可作“伸长脖子看了又看”理解。看了很久,瞻望弗及,泪水沾湿佩巾,表达的是离别的凄凉和孤寂惜别。王勃的诗则将情感集中在最后一联,作者介绍了长安东山有很多岁寒而后凋的松竹,希望年底的时候能与友人一同去观赏,可见作者不完全担忧友人的离去,而是希望两人能并肩前进,是一种积极的感情。;答案①王维的诗采用“寒草”“行车”等意象,表达的是离别的凄凉和孤寂惜别。②王勃的诗中最后两句表达的是对再次相逢的期待,是一种期待两人能并肩前进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易错情况;三、(羁旅诗+情感分析)(2024·雄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应举早行
缪蟾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杖,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恋”一句直接表现诗人对家的眷恋和晨起的困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主观题答题万能模板+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2-世界地理分区.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1-第一章地球与地图.pptx
-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带一路”建设.pptx
- 1.《 城镇再生水利用指南 第1部分:工业企业》网上征求意见稿.docx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集锦新人教版.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doc
-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pdf
-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件 (共33张PPT).pptx
-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29张PPT).pptx
- 海南省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pdf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无答案).pdf
- 9《猎人海力布》课件(共16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