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3)教学课件幻灯片PPT.ppt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3)教学课件幻灯片PPT.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

艳科的传统束缚。他把词从娱宾

遣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使词跳出

花间月下而有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辛弃疾更是将爱国情怀填入词作,

成为时代最强音。与之相先后,李

清照的词,抒家国之痛,成为婉约

中最具真情的绝响。

解题

“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

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

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

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

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

尽观赏之胜。”

由题目可知,本词登临(登高)词。

作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

背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

景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

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

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

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

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这大好江

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

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文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译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登临所见所感侧重写景

下片:登临所思侧重抒情

赏析上阙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辽阔无边的楚天

横无际涯的秋色→水天相接→雄浑壮阔

浩浩汤汤的长江

开篇写景,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意

境是雄浑壮阔的,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

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

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

色虽然美丽,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

和愤恨,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思考: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

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

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

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眺望楚天清秋山水,引发家国恢复的忧患。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所见:落日余晖。

所闻:孤雁哀鸣。

★落日:本自然景物,用“落日”二字,比喻南

宋国势衰颓,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

和孤寂的心境。

★游子:指万种愁苦自己,飘无定所的词人。

思考: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

南宋,原以宋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

的家乡。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

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

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态度,

致使词人觉得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

句,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动作:看、拍、会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的利器,现却闲置,

只作赏玩,烘托词人空有满腔壮志,却无用

武之地的苦闷。

★拍遍: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

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把雄心壮志无处施展

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外。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

句,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

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朝廷中

却没有知音。(直抒胸臆)

赏析下阙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典出《晋书·张翰用典意图:

传》:晋人张翰,字表明自己绝不辞官

季鹰,在洛阳作官,

的决心及渴望收复

见秋风起,想到家

乡苏州味美的鲈鱼,失地的大志。(反

便弃官回乡。用典故)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典故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