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学类文本——1、探寻“语言表达特色”题型的解题路径2、通过训练巩固、熟化答题模式教学目标: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10《溜索》)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09《上善若水》)“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07《麦天》)文章开头的两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那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06《一幅烟雨牛鹭图》)真题展示:01“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考点,也是重点之一。02在判断“表达特色”时,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讲求角度单一、明了相比,它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考点风向:《考试说明》关于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的相关说明:
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考试大纲》: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分析艺术表现力。12命题依据:01文章某段文字写得很有感染力,请赏析它的表达特色。0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03某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02某段文字描写精彩历来受人称颂,请说说好在哪里?04请指出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某段文字进行简要赏析。06提问方式: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荫之中,周围都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1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2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情趣(选取水乡的典型场景),从听觉、视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展现水乡生活情趣,语言表达富有韵味。(特色2分,分析2分)3一模试题回顾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01(2009·江苏)《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02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表现手法03真题回顾探寻“表达特色”的答题路径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鉴赏表达特色应注意的问题(07年江苏卷)《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答案二:语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画面鲜明,语言生动形象。诊断:手法指认不准确,角度不全答案一:语段写收割机收麦的情景,把收割机进了麦田比作机船下了海,形象生动,画面鲜明。诊断:无手法指认,角度单一12345真题探究:语段选取了收割机、麦茬、草香等麦天代表性事物。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麦收情景,写出了麦收时节热烈而欢快的场面。画面色彩鲜明,语言上拟声词和叠词的使用使表达生动而富有韵味。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雷抒雁《麦天》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123选取富有某种时令(或地域)特点的景物;写景的角度;修辞手法。4参考答案:真题探究: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学生答案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怒江的深远比作涓涓细流,写出了峡谷险峻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怒江宏伟气势的敬畏之情。学生答案二: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峡谷壮观的景色,“再不敢向下看”从作者内心的恐惧反衬出了峡谷气势的宏伟。诊断:修辞判断不准,角度单一诊断:角度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