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 教案.docxVIP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 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陈情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从整体风格来看,本文表达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

2.学习本文缜密的结构思路和严谨委婉的语言表达。

3.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理解作者陈情中的苦情之源,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理解作者陈情中的苦情之源,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缜密的结构思路和严谨委婉的语言表达。

情境导入

苏轼:“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那么,《陈情表》为何能够让人读之落泪,成为千古第一孝文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陈情表》。

任务一:巧妙解题,走进文本

解题

初读正音

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下列问题:

谁在陈情?

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

向谁陈情?

公元263年,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了安抚蜀汉旧臣,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如何陈情?融理于情,融情于事(以情动人)

任务二:如何陈情,体会情感

第一段:诉苦情

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关于身世的总述?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作用是什么?

先纵:六月慈父见背;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再横: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近亲;内无照应

人丁不旺、两代孤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展现情感的朴素、真挚。

作者陈述各种不幸,其目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第二段:摆处境

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

先写朝廷任命,事态严重:

时间:逮、前、后、寻

动作:察、举、拜、除、当

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情状:特下、切峻、责、逼迫、催、临门

接着写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本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提出请求做铺垫。

第三段:消疑虑

圣朝、伪朝、愚诚、犬马怖惧、伏惟、沐浴清化、猥以微贱、亡国贱俘

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密极尽逢迎和自贬自损之事,以此来表忠心,消除对方的猜忌

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

(1)从朝廷治理的角度找到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自晋代以来,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推崇孝道的实践开始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与政治作用。因此亲先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这既是李密这篇文章的重要写作背景,同时也是这篇文章立论的根基。

(2)从个人追求的角度解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作者针对晋武帝的猜忌,先是以自己在蜀汉出仕的经历说明自己本来就是一个追求宦达的人,再从自己极其低微的亡国贱妇的身份和所受到的破格恩宠的对比中,说明自己感恩不尽,哪里敢徘徊犹豫,有什么立名节的想法呢。

(3)从祖母现状的角度陈述苦衷:

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作者将笔锋转回到开始所点明的“孝”上,第一句写老,用太阳快要落山的自然景象形容老年人快要死亡,第二句写病,展现一个垂死的病人形象。后两句写祖母健康情况恶化,危急感句句加强,更体现出自己辞不就职的重要性。

第四段:提方法

第四段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终于打动了晋武帝,原因是什么?

明确目的、誓表诚心、提出请求、誓死报效

忠孝难以两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在这一段,作者将前面三段铺垫的矛盾一展而开,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直到最后,作者还是没有直说

文档评论(0)

K12教育培训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K12教育十余年,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