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突破原理题中的曲线归属和计算问题.docx

突破原理题中的曲线归属和计算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破原理题中的曲线归属和计算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提出: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自2021年广东实行新高考以来,广东高考化学卷题型常规,保持稳定,情境陌生,创新性高,综合性和内容跨度大,知识串联性强,特别是有关原理题中的图像和计算问题,区分度明显,层次分明,很好的体现了关键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才。

近4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的计算分数越来越多,笔记进行粗略统计:2021年21分,2022年23分,2023年25分,2024年26分,而很多学生往往对计算题存在恐惧心理,能不做尽量不做,导致丢分严重,其实我们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发现广东近几年高考计算其实并不难,回归基础,回归概念教学,只要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完全可以突破计算的难点。

【考点分析】

一、曲线归属

【例1】(2023·新课标全国卷节选)向AgCl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Ag++NH3\[Ag(NH3)\]+和\[Ag(NH3)\]++NH3\[Ag(NH3)2\]+。lg\[c(M)/(mol×L-1)\]与lg\[c(NH3)/(mol×L-1)\]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M代表Ag+、Cl-、\[Ag(NH3)\]+或\[Ag(NH3)2\]+)。

【问题】如何判断图像中四条曲线的归属?

【解析】定性视角: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各微粒浓度随氨水的不断滴入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

Ag+和Cl-的浓度相等,向该饱和溶液中滴加氨水,由于氨水中的NH3·H2O与Ag+结合,导致溶液中Ag+浓度减小,Cl-浓度增大、\[Ag(NH3)\]+浓度增大,继续滴加氨水,\[Ag(NH3)\]+增大的幅度小于\[Ag(NH3)2\]+,则曲线I、Ⅱ、Ⅲ、Ⅳ分别表示\[Ag(NH3)2\]+、\[Ag(NH3)\]+、Ag+、Cl-的浓度随NH3浓度变化的曲线。

【例2】(2023·山东高考节选)在含HgI2(s)的溶液中,一定c(I-)范围内,存在平衡关系HgI2(s)HgI2(aq);HgI2(aq)Hg2++2I-;HgI2(aq)HgI++I-;HgI2(aq)+I-HgI-3;HgI2(aq)+2I-HgI2-4,平衡常数依次为K0、K1、K2、K3、K4。已知lgc(Hg2+)、lgc(HgI+)、lgc(HgI-3)、lgc(HgI2-4)随lgc(I-)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问题】如何判断图像中四条曲线的归属?

【解析】定性视角: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各微粒浓度随c(I-)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分析方程式:HgI2(aq)Hg2++2I-;HgI2(aq)HgI++I-;随c(I-)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g2+)和c(HgI+)降低;分析方程式:HgI2(aq)+I-HgI-3;HgI2(aq)+2I-HgI2-4,随c(I-)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HgI-3)和c(HgI2-4)增大,由此可以把曲线分成2组:1和2一组【c(Hg2+)和c(HgI+)】,3和L一组【c(HgI-3)和c(HgI2-4)】。再注意观察方程式,I-的计量数越大,则改变相同c(I-)的时候,影响程度越小,则线的斜率越大,由方程式可知,c(Hg2+)和c(HgI2-4)受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斜率大,则直线1、2、3、L分别代表lgc(Hg2+)、lgc(HgI+)、lgc(HgI-3)、lgc(HgI2-4)随lgc(I-)变化的图像。

【例3】(2023·辽宁高考节选)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mol·L-1,通过调节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lgc关系如图3所示,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NiS)Ksp(CdS)。

【问题】如何判断图像中四条曲线的归属?

【解析】定性视角: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各微粒浓度随pH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注意纵坐标为-lgc,纵坐标越大,c越小。分析方程式:H2S(aq)H++HS-、HS-H++S2,随着pH的增大,H2S的浓度逐渐减小,HS-的浓度增大,S2-浓度逐渐增大,则有-lgc(HS-)和-lgc(S2-)随着pH增大而减小,S2-浓度逐渐增大会导致Ni2+和Cd2+浓度逐渐减小,则可以分为两组:③和④代表-lgc(HS-)和-lgc(S2-),①和②代表-lgc(Ni2+)、-lgc(Cd2+);有根据“始终保持H2S饱和”,则pH相同时,HS-浓度大于S2-,即-l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