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件;;课前预热;【课程标准】
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学习目标】
1.运用典型案例,说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判断该资源型城市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位置。
2.通过典型案例,说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分析该城市发展的方向。;课堂导入;【学】(限时12分钟);1.结合材料一和课本33页内容,回答焦作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思维建模】地理位置答题:;材料一:焦作处于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东西长65千米、南北宽20千米、保有储量32.4亿吨的煤田,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19世纪中叶,英国人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炭,焦作所产的“香煤”为英国王室专用。
材料二:1949年以来,按照“一矿一市”“一市一业”模式,焦作于1956年建成资源型城市。早在建市之初,焦作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工业体系,焦作的产业工人也大多与煤炭产业相关。鼎盛时期,焦作煤炭年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到1995年,焦作资源型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21.56%,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材料三:“九五”时期(1996年——2000年),焦作的煤炭资源出现枯竭,国有大矿先后宣告无煤可采而封并报废,曾经辉煌一时的焦作,经济年均增长率却仅有3.5%,远低于全国和河南省。企业破产关停、职工下岗失业,城市衰败。
材料四:焦作上百年的地下煤炭开采,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沉陷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等地质灾害,使上万户民宅、若干所学校和医院的建筑受损;也导致大量耕地受到破坏。废弃矿井等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到2009年年底,工业煤矸石堆存量超过2600万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污染地下水。采煤时的废水排放也造成环境污染。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焦作市衰落的原因,并归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义。;合作探究;知识梳理:
1、资源型城市: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伊春市——森林资源
大庆——石油资源
阜新市——煤炭资源;知识梳理:
2、资源枯竭型城市
概念: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其需求大幅减少,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主要特征: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
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例如:鲁尔区人口达5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曾奉献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和35%的炼油量,孕育了多特蒙德、波鸿、埃森、杜伊斯堡等出名城市。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4.根据课本31页图2.24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回答1956年建市之初、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作市分别处于资源型生命周期哪个阶段?;5.阅读课本33页——34页焦作市的转型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末,焦作市转型发展具备哪些优势资源和条件?;(2)20世纪末焦作市实施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焦作市的发展带来那些意义?;焦作把发展的目光从地下转向地上,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云台山风景区被打造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景区。;意义: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6.大庆和阜新分别根据自身怎样的实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促进城市转型?
;6.大庆和阜新分别根据自身怎样的实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促进城市转型?
;【固】BABDB;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拓展延伸;【针对训练】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完成1-2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