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含答案.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含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③去书来,落落④大满,素蟫⑤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落:堆积的样子。⑤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dù)虫。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A.送给 B.情趣 C.得到 D.细密

11.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B.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D.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2.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1)余因得遍观群书。

(2)故有所览辄省记。

13.甲乙两文主人公具有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C11.A

12.(1)我于是(因而)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2)因此凡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13.(1)爱好读书。“余幼时即嗜学”“余幼好书”,他们都因家贫只能借书以读,甲文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借书于张氏。

(2)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宋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袁枚读书迫切,不能借到书在梦里也想着这件事。

【解析】

【10题详解】

句意: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致:得到;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往借”省略主语“我”,是“我”想到的看书的办法;

“不与”省略主语“他”,是“往借”的结果;

“归而形诸梦”,写梦中借书,形容看书迫切;故应在“不与”前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余:我;遍观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2)故:因此;所览:指看过的书;辄:就;省记:记忆、记在心里。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乙】文“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可知,甲乙两文主人公幼时都因为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都选择了借书来读;甲文主人公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主人公借书于张氏;据此可知他们都爱好读书;

根据【甲】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知,甲文主人公刻苦抄书,即便是天气严寒,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时,也不放松抄录书;根据【乙】文“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可知,乙文主人公梦中都在想着借书的事,足见其看书的欲望强烈;据此可概括为:都具有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

【点睛】【甲】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因而)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乙】参考译文: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因此凡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