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派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任务一
彭德怀拟定参谋奔赴特殊踌躇黯然革
彭德怀拟定参谋奔赴特殊踌躇黯然革命
pénɡ
nǐ
móu
fù
shū
chóu
chú
àn
gé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起草制定。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
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
拟定
情不自禁
若有所思
踌躇
():①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
的样子。②阴暗的样子。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
军人英勇杀敌,战死沙场。
黯然
马革裹尸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
毛主席强忍悲痛,作出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决定。
毛主席收到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电报,陷入回忆和悲痛之中。
分别写出课文两部分的大意。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获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的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主要内容:
任务三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用一两个词
批注你的感受,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体会毛泽东的心情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却历经磨难。毛主席不让毛岸英在“温室”里成长,而是让他到农村去锻炼,答应他的请求,让他到朝鲜战场经受考验。这才是真正的爱,这才是大爱。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省略号蕴含的内容:
☹毛泽东不愿意相信儿子真的不在了
☹更加突出了毛泽东失去爱子的无比悲痛之情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伟人毛泽东——艰难抉择,胸怀宽广
面临抉择:
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将岸英葬在朝鲜。
毛泽东面临抉择的心情如何?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人之常情
▷凡人情怀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最终决定:
将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
探讨:主席为什么这么难以抉择?
朝鲜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不可能将他们一一运回国安葬,主席必须带好这个头,把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姓做个榜样,更何况朝鲜人民也将这些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埋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所以,这样做也能增进两国的友谊。可是,主席那时毕竟是一位已经年近六十的老人,他的五位亲人已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如今他最心爱的孩子又离他而去,他是多么不忍心呀。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如何理解“踌躇”一词?
“踌躇”是“犹豫”的意思,这里并不是说毛主席有所反悔,准备收回自己的决定,而是用两个反问,说明毛主席不愿相信岸英牺牲了,他希望岸英活着回国。这一细节体现了毛主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