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新生儿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pdf

2025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新生儿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新生儿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是一种

严重的X连锁隐性经肌肉遗传病,群体发病率约1/(3500-5000)

活产男婴[1]。DMD患儿出生时多无症状,1岁以后常表现为走路晚、

走路慢、易摔倒,随着病变的进展,行走时呈特殊鸭步,自仰卧位起立时

呈高尔征,腓肠肌逐渐假性肥大,一般在12岁以前丧失站立和行走的能

力,多因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2-3]oDMD虽无治愈的手段,但

随着糖皮质激素应用经验的累积,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心脏

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及早干预,DMD的病程已发生了显著改变,患者生

存期不断延长。在基因治疗领域,“外显子跳跃”疗法、终止密码子通读

疗法、基因替代疗法和基因组编辑疗法等发展迅速[-6]。这些治疗手段

和药物一旦研发成功,均可进一步缓解患儿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

命。然而DMD起病隐匿,临床诊断通常延迟,因此DMD的早发现和早

干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DMD筛查是早发现DMD的主要手

段。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DMD筛查的相关指标和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筛查DMD

1.血清CK:CK是一种与细胞内能量转运、肌肉收缩及ATP再生等有直

接关系的重要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脑细胞胞质中,

其中骨骼肌含量最为丰富。20世纪50年代发现CK是人体肌肉中含量最

高的特异性酶。临床上将CK作为判定患肌肉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DMD患者缺乏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导致骨骼肌细胞膜不稳定,

使肌肉收缩时肌细胞内Ca2+增加,胞内蛋白降解增速,骨骼肌纤维大量

破坏并释放CK入血,表现为血清CK明显升高[7]。DMD患儿生后血

清CK即处于较高水平,通常为正常值的1。倍以上,甚至可高达100倍

[3,7]o冯善伟等[8]通过对36例DMD患者的血清CK变化规律

进行研究发现,DMD患儿的CK水平在5岁前逐渐升高,6~7岁达到峰

值,其后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在病程早期肌肉中蛋白质降解较快,血清

CK显著升高;病程晚期肌肉明显萎缩,进行性破坏过程停止,CK释放速

度减缓,血清CK升高程度逐渐减少,甚至趋于正常。既往研究结果显示,

50%~70%的DMD携带者也会出现血清CK升高的情况[9-10]。因此,

临床上将CK作为新生儿DMD筛查的指标。但如果使用血清作为筛查样

本,常需从新生儿颈静脉或股静脉采集血液,该方法具有操作不便、创伤

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2.干血斑CK:1961年,美国Guthrie医生建立了干血斑采样及检测技

术,用于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这为开展大规模新生儿筛查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Zellweger和Antonik[11]于1975年首次采用

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主要试剂的生物发光法成功检测干血斑中的CK,并

筛查了1500例男性新生儿,使得大规模开展DMD新生儿筛查成为现实。

该研究初步证明了DMD新生儿筛查的可行性,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该方

法具有试剂成本高、花费时间长(20h)和需要使用特定仪器的缺点,应

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后,不断有学者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198年,

Orfanos等[12]开发了对微量分析较灵敏的荧光法。该法操作简单,价

格低廉,进一步促进了新生儿DMD筛查的发展。

德国采用“三步法”率先进行了试点新生儿DMD筛查,即首先检测干血

斑CK,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样本,召回新生儿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复查;

如果血清CK仍然升高,则进一步通过检测患儿DMD基因或肌肉活检确

诊。筛查结果显示,176600例男性新生儿受试者中,8例确诊为DMD

[13]。新生儿DMD筛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该病,有利于

早期干预,同时也证明了干血斑CK作为筛查指标的有效性。自2。世纪

80年代以来,法国、新西兰、加拿大、英国威尔士和美国部分州相继开

展了新生儿DMD筛查。Gatheridge等[1]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显示,

1975年至2011年,全球10个较大筛查量的新生儿DMD筛查项目共

筛查了180多万例新生儿,确诊了3例DMD患儿,效果显著。

但值得关注的是,CK是骨骼肌损伤的非特异性标记物,与一系列肌肉疾

病相关,且水平也受新生儿产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