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88课件讲解.pptx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88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学基础主讲教师基础护理教研室·龚海蓉

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主要内容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3呼吸的评估与护理4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学习目标能正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具有人文关怀的理念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关心患者,动作轻巧。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熟悉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了解生命体征的形成、调节及影响因素。

难重点1.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正常值2.异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评估3.异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护理重点1.能正确地进行异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评估2.能正确地进行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难点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Temperature体温TPulse脉搏PRespiration呼吸RBloodpressure血压BP——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态的可靠指标。

导入情景患者,张女士,54岁,高血压伴右侧肢体偏瘫5年。主诉:发烧、头痛、咽痛2天,在家中测体温38.5℃,服用退热药物后未见明显好转,来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精神较差,焦虑,检查咽喉部红肿。工作任务1.正确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2.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相关的护理措施。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1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1体温的产生与调节2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3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4体温的测量技术3

体温体温(体核温度):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皮肤温度高且相对稳定。皮肤温度(体表温度):身体表层的温度,受环境温度和衣着等情况的影响——低于体核温度且易测量。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蛋白质。(二)产热与散热产热——化学方式;散热——物理方式(三)体温的调节自主性——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行为性对流蒸发辐射传导散热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一)正常体温(成人)换算公式℉=℃×9/5+32℃=(℉-32)×5/9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二)生理变化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1.昼夜体温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2.年龄3.性别4.肌肉活动5.情绪6.药物7.其他

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过高(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腋温37℃或口温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发热分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一)体温过高1.临床分度(口温)41.0℃39.1-41.0℃38.1-39.0℃37.3-38.0℃

(一)体温过高2.临床表现(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散热,体温↑上升形式:骤升、渐升临床表现:疲乏不适、皮肤苍白、无汗、畏寒,甚至寒战。

(一)体温过高2.临床表现(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临床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R和P↑、无力、头痛头晕甚至谵妄昏迷。

(一)体温过高2.临床表现(3)体温下降期特点:散热产热,体温→正常上升形式:骤降、渐降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注意:大量出汗→BP↓,脉搏迅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

(一)体温过高3.常见热型热型:将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绘制在体温单上,将每个数值逐一连接,构成的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

3.常见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

3.常见热型(1)弛张热体温39℃,24h波动范围≥2℃,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疾病。

3.常见热型(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

3.常见热型(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体温在24h中变化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一)体温过高4.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降温:①物理:局部冷疗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