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1-
1-
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背景及建设目的
(1)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于2013年全面建成投产。瀑布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16.8亿千瓦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旨在解决四川省电力供需矛盾,提高地区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该工程也是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瀑布沟水电站建成后,将为四川省及全国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3)此外,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也具有积极作用。工程建成后,将带动当地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对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1.2工程规模及主要设施
(1)瀑布沟水电站工程规模宏大,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8米,水库总库容为27.5亿立方米。工程总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由四台单机容量为8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组成,每年可提供约16.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
(2)水电站的主要设施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升压站等。其中,溢洪道设计流量为每秒7300立方米,能够有效排泄洪水,保障下游安全。引水系统采用长隧洞,全长约25.8公里,将上游来水引入发电厂房。发电厂房位于大坝下游约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部设有四台大型发电机组。
(3)瀑布沟水电站的升压站位于发电厂房附近,主要负责将发电机组产生的低压电能升压至高压,以便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至全国电网。升压站内设有110千伏、220千伏和500千伏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总变电容量达到330万千伏安。此外,水电站还配备了完善的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消防系统等,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1.3工程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
(1)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位于川西高原东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以三叠系、侏罗系为主,地质构造以逆冲断层和褶皱为主。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但局部存在岩体破碎带和断层带,对工程安全构成一定影响。工程区地层岩性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有利于大坝和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建设。
(2)水文地质条件方面,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松散沉积层中,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坚硬的基岩裂隙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径流条件较好,但局部地区存在地下水径流不畅的情况。水文地质勘察结果表明,工程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侵蚀性较弱。
(3)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形起伏较大,河流切割深,地质条件复杂。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上升,将对周边地形地貌、水文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区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对工程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在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二、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2.1地质灾害类型
(1)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陡峭的山坡和峡谷地带,受地质构造、岩性、降雨等因素影响较大。崩塌灾害多发生在岩体破碎、节理发育的地带,尤其是在强降雨和地震作用下,崩塌现象尤为严重。
(2)泥石流灾害在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沟谷和陡峭山坡上。泥石流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降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地面塌陷灾害则多发生在水库周边和工程建筑物附近,主要由地下水位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引起。
(3)此外,工程区还可能存在岩爆、岩溶、冻土等地质灾害。岩爆灾害主要发生在深部开挖工程中,受地应力、岩性、施工方法等因素影响。岩溶灾害则与碳酸盐岩地层有关,可能导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表塌陷等问题。冻土灾害则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对工程建设和运行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些地质灾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2.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质灾害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峡谷两侧的山坡地带,尤其是大坝上游和下游的陡峭边坡。崩塌灾害则多发生在峡谷出口和支沟交汇处,这些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易发生崩塌。
(2)泥石流灾害在工程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峡谷和支沟交汇处,以及陡峭的山坡地带。这些区域地形陡峭,植被覆盖度低,降雨集中,容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