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口腔解剖生理学35课件讲解.pptx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口腔解剖生理学35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系姚乾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咀嚼活动(masticatorymovement)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的节律性运动,咀嚼运动有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咀嚼运动为下颌运动的一部分,其运动形式较复杂但有规律。一般将咀嚼运动归纳为切割、捣碎和磨细三个基本动作,这三个动作连续顺畅、重复进行并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相互依存,使咀嚼运动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一)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切割主要是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由上、下颌切牙进行前伸咬合来完成的。切割开始时,下颌从牙尖交错位或姿势位向下、前,然后上升,使上、下颌切牙相对切咬食物。食物一经穿透,上、下颌切牙即行对刃。随后下颌切牙的切缘沿上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滑行,回到牙尖交错位。其中前伸过程乃为准备运动,切咬、对刃与后退才是切割的咀嚼运动。此运动的距离约为1~2mm,它取决于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的程度。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一)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一般深覆盖、深覆(牙合)者,其运动距离较大;反之则较小。一个完整的切割运动以牙尖交错位为始终,经过前伸、对刃,构成了前牙的(牙合)运循环,也就是前牙咀嚼运动的一个周期。在实际口腔功能运动中,切牙的这种连续的(牙合)运循环是不存在的,因为被切牙切割的食物进人固有口腔后,多经过后牙嚼细、吞咽,然后才进入第二个切割运动。前牙(牙合)运循环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一)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在切割运动中,以前牙切咬的食物为重点(W),颞下颌关节为支点,提下颌肌群以咬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F),形成第Ⅲ类杠杆,阻力臂长于动力臂,机械效能较低,但前牙所承受的咀嚼力较小,有利于保护单根前牙和其牙周组织。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二)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捣碎主要是通过下颌的开闭运动,即从垂直方向,由上、下颌前磨牙将食物压碎,多用于较酥碎的食物。磨细主要是通过下颌侧方运动,由上、下颌磨牙进行侧方咬合来实现的。开始时,下颌先向下、外(即向工作侧),继而向上,使工作侧同名牙尖彼此相对,然后,下颌磨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向舌侧滑行,回归至牙尖交错位。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二)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在返回牙尖交错位的过程中,受食物的性质影响,如韧性强者,则下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往往需要从中央窝沿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再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再重复上述运动,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在此循环中,下颌向下向工作侧均为准备运动,而上、下颌磨牙颊尖相对至颊舌尖分离,才是磨碎的咀嚼运动,其运动距离约为2~4mm,此距离受磨牙牙尖斜度的影响。在正常咀嚼过程中,捣碎和磨细往往是综合进行的。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三)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顺序和重复性,此种顺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根据咀嚼时下颌运动的轨迹图形,典型成人咀嚼周期具有时间和形态的变化:1.轨迹图形似泪滴形态,开口相靠近中线,闭口相靠近侧方。2.自牙尖交错位开口时,运动速度较快。3.近最大开口位时运动速度减慢,但闭口运动开始,速度复又加快。4.闭口运动将近咬合接触时,运动速度又缓慢,近牙尖交错(牙合)时速度急剧减慢趋于静止。

咀嚼功能与神经控制一、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三)咀嚼周期5.牙齿咬合接触时,下颌运动停止瞬息,咀嚼周期终止于牙尖交错位。咀嚼周期的速度若缓慢,则正中位时牙接触的时间就长。咀嚼周期中,每一程序所持续的时间和咀嚼运动的特征,可随食块的大小、硬度、滋味等特点及某些疾病的性质而异。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875秒,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秒,两者之比约为4:1。儿童乳牙列的咀嚼运动型与成人的不同,侧方运动开口时,儿童有较大侧方滑动接触。随着恒前牙的出,10~12岁后,咀嚼型则转变成典型的成人运动型。患有前牙开(牙合)的成人咀嚼型类似乳牙列儿童的咀嚼型。

下课!口腔医学系姚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