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NUMPAGES4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热点话题“非遗传承”
热点背景
2024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频平台热播。这档聚焦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节目延续了第一季“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节目理念,满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深情,带领观众踏上一片片物华天宝的土地,感受琳琅满目又惊艳世界的精工绝艺,见证传统与现代破壁联合的创新成果,生动呈现出传统非遗于新时代的焕然活力。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博大浩瀚的千年文明史与美丽富饶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属于民族、属于世界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传承传播并有效开发非遗中蕴藏的独特价值,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与投入实践的重要命题。
素材积累
典型示例
连接传统现代,融入日常生活
“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是非遗的重要特点与发展趋向,这说明非遗不仅仅要被宣传于展板,陈列于展架,更需要活态的保护与传承。《非遗里的中国》通过探索非遗的生活化、时代化表达,旨在将非遗的实用价值、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内嵌于公众的日用常行与时代的创新发展中,从而树立更为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更为积极的文化自觉。
在时代发展的创新浪潮中,非遗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国首个注射级蔗糖发明专利,以古法红糖为基,研制出99.9%以上的纯度的注射级疫苗糖;“港珠澳大桥”所使用的桥梁钢的炼制,与锦州锡雕的制作十分相似;大国重器“华龙一号”核岛堆内构件用特种不锈钢,其淬火工艺与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一脉相传。传统非遗,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着丰富的养分。
凝聚本土特色,助力文旅融合
一方面,非遗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识,能够增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提高地方文化的辨识度,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由此唤起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将非遗元素融入地方文旅发展中,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有效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在集合多样地方非遗的非遗街区中感受地方非遗的独特魅力与当地风土人情、在多民族的欢歌热舞中体会民族大团结的热闹氛围、在结合百余件非遗馆藏与多种数字技术打造沉浸体验空间的陈列馆中回顾节目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瞬间……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独特优势,以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将非遗打造成地方文化旅游品牌。
传统文化之美是不变的“顶流”
11月13日,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在成都举行,同步拉开首届“天府非遗周”活动帷幕。在活动中,作为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的李子柒惊喜亮相,开启“归来”之后的线下首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为李子柒非遗工作站进行授牌。
现场,李子柒动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在过去三年里过得很充实,尝试做了一些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情,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给了我新的思考,让我找到了新的方式,能够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她感谢大家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直默默支持自己,表示虽然自己总是很担心做得不够好,但是对于未来会更加努力,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路。
据了解,李子柒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及良性生态构建展开的。一方面,要助力搭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要针对性解决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年龄断层、缺乏有效宣传手段等问题。未来,她想要探索新的路径传播传统文化。
文化瑰宝,志在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审美品格,加牙藏族织毯、苗族蜡染、藏族唐卡精彩绝伦,玉石石雕、刺绣、布艺、陶瓷美轮美奂,绍兴黄酒、恩施玉露、长盛川青砖茶久负盛名。“非遗就是生活·武汉美食市集”吸引大量观众“一站式”品尝武汉热干面、小汤包、米酒、卤鸡等美食,免费观看楚剧《推车赶会》、土家族舞蹈《摆手舞》、黄梅戏《十八相送》、苏州评弹《大美江苏》、川剧《变脸》,浓浓的烟火气,唯美的艺术节,浪漫的文化季。
截止到2024年10月,我国已先后公布5批共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5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活动此起彼伏。2024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21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现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非遗保护成果。2024年10月12日至14日,湖北举办非遗时装秀、湖北非遗创新创意展和湖北非遗创新发展座谈交流会等活动,60套非遗精品服饰、100个非遗项目闪亮登场。
让非遗之美浸染人间烟火
在“主题展”领略非遗跨越时空的魅力,在“青年展”感受非遗与现代设计的碰撞,在“舌尖上的非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哪吒之魔童闹海》语法填空和外刊阅读(含答案)-2025届高三英语复习.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逻辑关系讲解(共十大)清单(素材).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信息洪流中的理性抉择”.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星,皆耀于夜空”.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智能家居潮”中的便捷与隐私.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指导:珍视时间,雕琢生命.docx
- 2025年春晚时文阅读语法填空(3篇,含答案)-2025届高三英语复习专项.docx
- 读后续写--从恐惧到信任:巴迪的治愈之旅 讲义-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英语试题.docx
- 应用文写作--对Using fitness apps to monitor health 讲义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英语试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从+“粪”+事担忧到同学认可+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