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纯粹按照欧氏距离,则黄色点归为第一类按照近邻函数值,黄色点归为第二类。这是比较合理的第62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同一类中的点之间存在“连接”。连接损失就定义为两点之间的近邻函数αij。一个点和其自身的连接损失定义为αii=2N,以惩罚只有一个点的聚类不同类的点不存在连接,连接损失为αij=0总类内损失第63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第i类和第j类之间的最小近邻函数值定义为第i类内最大连接损失记为αimax第i类与第j类之间的连接损失定义为βij,第64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βij的设计目标是:如果两类间的最小近邻值大于任何一方的类内的最大连接损失时,损失代价就是正的,从而应该考虑把这两类合并第65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总类间损失准则函数第66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邻函数准则算法(续)??算法步骤1.计算距离矩阵2.用距离矩阵计算近邻矩阵Mij,Mij表示yj是yi的第几个近邻3.计算近邻函数矩阵Lij=Mij+Mji-2I,Lii=2N4.在L中,每个点与其最近邻连接,形成初始的划分5.对每两个类计算γij和αimax,αjmax,只要γij小于αimax、αjmax中的任何一个,就合并两类(建立连接)。重复至没有新的连接发生为止第67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例:如图所示样本,使用近邻函数准则聚类。解:①计算D矩阵,结果从简;②计算M矩氏,结果从简;③计算L矩阵,结果见表第68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L123456789101112124138486916171719212403811111417171818330241101391215161817483124710610141615115481072400413141617681113100244081814167611960424061213158914121040024481214916171514138642413610171716161418128124031117181815161413123024112191817111716151563124第69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70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最小张树聚类术语:①线段:两个模式样本点的连线②路径:连接两点的线段序列③回路:闭合路径④连通图形:任两点之间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路径者。(即各点之间是连结起来的,但不一定直接相连。⑤树图:没有回路的连通图形(单线顺序相连,不闭合,不返回)第71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⑥张树图:包含模式样本集合中每一点的树图(即连结每一个模式样本点且没有重复的连通图)⑦线段权重(线的重要性),(可取点间距离)整个树图的权重为树图中各线段权重之和。⑧最小张树图:权重最小的张树图(若以距离作权重,则各模式样本点以最小距离连结每一样本点,且无重复),沿着该路线,连结相邻每点间的距离总和min一条路,经过最多点,代价最小。⑨主直径:在最小张树图中走过最多模式样本点的那条路径第72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最小张树图构成方法:①计算距离表②所有距离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③按距离从小到大顺序连结点对。规则:最小生成树算法,找到图的最小生成树,然后把树上最长的边去掉形成两个类。在两个子图中再去掉最长边,…,依次进行下去第73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ABDCFE4259810234例:递增排序:BC、DF、DE、EF、AB、AC、CD、AD、CF连接顺序:BCABCDDFDE第74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缺点:对密集点集之间干扰敏感改进:引入树的直径和点深度点的深度:与该点连接的最长分支的长度算法步骤如下: ①给定混合样本集,生成最小张树(可按距离给权值); ②确定最小张树上的直径和计算直径上各点深度; ②绘制直径上各点的深度图,找出局部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