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

十堰市2025年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

历史

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某些地区的村落分布已从自然分散状态向集聚的聚落群发展,村落之间出现了等级分化,每个聚落群一般有一个大型的中心聚落,其居主导地位。这可用于说明

A.原始人群防御外敌的安全需求B.先民农耕生产格局的初步形成

C.早期城市演进过程的多元并进D.农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汉初,儒者叔孙通将先秦儒家古礼与秦仪相结合,改变道重于君、民贵君轻的儒家政治原则,而强调儒家道德观念的政治化与士人对于政治权力的依附性。叔孙通的上述做法

A.践行了汉代统治集团的治国主张B.变革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C.体现了儒者趋势更新的价值追求D.凸显了君臣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

3.史载,在十六国时期,大多数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建立政权前后都有附会或制造种种祥瑞的现象,高举完成统一大业的旗号,称周边其他政权为“僭伪”,大力尊崇和发展儒学,以华夏礼乐文明的继承者自居。这些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表达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B.谋求文化认同意识下的执政合法性

C.拓展天人合一理念的应用范畴

D.彰显各民族交融历程的多元化特征

4.图1是湖北襄阳檀溪的宋代墓壁画《备案庖厨图》(部分)。画卷右边有4个厨佣在加工“包子”和菜肴,水缸旁边上方挂有猪肝、全鸭、全鱼、方块猪肉;画卷左边有6个身着对襟窄袖长衫的人,正在匆匆忙忙为宴会传送餐具或菜肴。这可用于探究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区位因素影响饮食文化

C.门第观念意识浓厚D.富裕人家的消费和生活

5.《皇明条法事类纂》记载,明代成化年间,浙江、江西等布政司下的安福、龙游等县商人赴滇讨生计,人数不下三五万,“在卫府坐(生)里,遍处城市、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利上生利,收债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买奴仆,游食无度,二三十年不回原籍”。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海禁政策不断弱化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重农抑商观念崩溃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19世纪后期设立的新式官办学堂,从学校的门类来看,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它们的设置不考虑其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或者说其与既有教育系统的上下衔接,考虑的更多是语言、技术、军事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材料中强调晚清时期新式教育的兴办

A.受到外力强烈冲击B.具有全面变革的思路

C.凸显救亡图存色彩D.适应了西学东渐潮流

7.表1所示为1912年孙中山等人发出的部分通电。这些通电都

表1

1

孙中山称:清室“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无已”

2

有人在《民立报》上发表社论称:“清帝辞退”,“政治修明之期,依于民主立宪之成立,革命既成,共和自现。周道如砥,足以供万国之观瞻”

3

旅英华侨通电说:“今帝位去,旗籍除,一切积弊,不待立法即可推廓”

A.坚守民国政治运行的规则B.强调建立共和政体的必要性

C.承认辛亥革命运动的局限D.未认识到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8.表2所示是1922-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报《先导》《新青年》上发表的纪念文章统计情况(单位:篇)。这些文章的发表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表2

纪念对象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五卅

0

0

0

6

19

6

列宁

0

0

1

20

2

5

纪念对象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五一

0

1

1

8

5

1

二七

0

0

1

6

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