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3
202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中医药大学
学校概况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设有静海团泊校区、南开玉泉路校区。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001人,研究生4026人,留学生57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04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个、传承创新团队2个。
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3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中药学、中医学等骨干学科取得显著进步。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建筑面积约42.4万平方米,编制病床数4120张,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省级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综合基地、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和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是天津市中医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天津市新冠肺炎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中心、天津市中医康复中心。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医药+”和“+中医药”的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13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工信部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1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个;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专业赛道金奖2项。
学校拥有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退行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服装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首都体育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北京服装学院2023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 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 北京语言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外交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首钢工学院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首钢工学院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2024-2030年电子钱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调味香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镀铝浆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力自动化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绝缘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力保护设备产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风扇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及未来可持续发展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气设备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力设备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电力用变压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