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19世纪70年头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今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解析留意题干时间“19世纪70年头初”,此时处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迁的时代,由“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今始”可知,“纸”是指报纸。
答案C
2.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量达17000份,创建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一般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才首倡白话文,故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不是通俗性报刊,而是文言政论性报刊,A项错误;早在19世纪70年头,国人就已起先办报,而《时务报》在1896年创办于上海,B项错误;当时中国报刊刚起步,国人需求量有限,D项错误。
答案C
3.导学号0950403520世纪20年头,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忱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国外进口影片除了缴纳确定的关税等税费外,在中国内地流通无需再缴纳其他税费;而国产影片在内地流通则有多重税费。据此可大体推出,上海(国内电影的主要生产地)影片要流通至北京、天津,税费要高于进口影片,商家多半是从成本方面考虑市场运营,故北京、天津等地自然以成本较低的外国影片为主。由此可推出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题干没有太大关联,均可解除。
答案C
4.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信息丰富
B.文字、图像、声音兼备
C.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D.时代性最强
解析与报纸等媒介相比,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闲聊等方式刚好沟通,使信息的刚好反馈得以实现。故选C项。
答案C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夫报馆之设,其益甚多。约而举之,厥有数事。各省水旱灾区远隔,不免置之膜视,无动于中。自报纸风传,而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若心目。于是施衣捐赈,源源挹注,得保孑遗。此有功于救荒也。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报纸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而反侧渐平,闾阎安枕。此有功于除暴也。士君子读书立品,尤贵通达时务,卓为有用之才。自有日报,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一旦假我斧柯,不致毫无把握。此有功于学业也。其余有益于国计民情,边防商务者,更仆数之,未易终也。而奈何掩聪塞明,钳口结舌,坐使敌国怀觊觎之志,外人操笔削之权,泰然自安,庞然自大,施施然甘受他人之陵侮也!
——郑振铎《晚清文选》
(1)依据材料,回答办报纸有哪些好处。
(2)今日的报纸品种繁多,你认为存在哪些利弊?
参考答案(1)好处:办报纸有利于救灾,有利于社会治安,有利于通过学习提高个人素养,有利于国家治理,有利于了解民情,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经济发展。
(2)利:为人民供应了丰富的信息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等。
弊:报纸品种过多给读者增加了选择所需信息的困难;由于竞争压力过大,报纸可能供应虚假信息甚至不良信息等。(言之有理即可)
实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导学号095040361896年9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曾对当地记者说,清朝报纸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知读者,他们在讲真话时特别吝惜,他们只讲部分真实,所以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名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材料反映了清朝()
A.报纸的编辑学识水平低下
B.政府对媒体监督限制严格
C.报纸对文明传播没有影响
D.近代大众传媒起先出现
解析材料中李鸿章认为由于清朝报纸的编辑只爱讲事务的部分真实状况,而不爱将事务的全部真实状况告知读者,所以报纸没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工具,这说明清政府对报纸等媒体监督限制严格,故选B项;A、C两项说法太确定,解除;D项不符合史实,自19世纪70年头起,国人办报接连出现。
答案B
2.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使广阔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广阔人民确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4.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1积贫积弱的北宋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二频繁的地区冲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三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