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1罗浮山下四时春,02卢橘杨梅次第新。03日啖荔枝三百颗,04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作业为苏轼写一封介绍信,内容不限,300字左右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我顿时改变了脸色,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水流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一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2翻译与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把麋鹿当做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举着酒杯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携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屡次得到,只好把感慨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12翻译与理解客人之悲第三段写了什么?为何而悲?英雄安在之悲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人生短暂之悲理想幻灭之悲欲求仙而不得托遗响于悲风第三段的作用是什么?写客人之悲,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客人所悲实乃古今哲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0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02是非成败转头空,0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04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05一壶浊酒喜相逢,06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杨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有时圆有时缺的月亮像那样变化,但最终没有消长。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0102翻译与理解面对人生悲慨,苏轼是如何消除客人心中的块垒的?合作探究水日夜奔流不曾逝月月圆月缺不增减变不变天地万物一刻不停万古江山相对永恒人生老病死人生短暂超脱人生的欢快代代相承精神可存面对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01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02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终写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翻译与理解文中的“客”,有人认为实指其友,也有人认为实无此人,只是作者为表达思想的一种巧妙安排,你认为呢?参考:那个晚上,和苏轼一起消愁的,如果说有第二个人的话,那其实只是苏轼的灵魂,也就是那个多愁善感多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83练目录.docx
- 下水道疏通工人培训课件.pptx
-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重点解读.pptx VIP
- 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2025届河北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安排 课件.pptx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No Rules,No Order单元小测(含解析).docx VIP
-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叙事艺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