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期中卷3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为能立即确定它是什么溶液,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
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
【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难度】易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
【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为了顺利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而采取的方式、策略、技巧等的总
称.其基本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
绎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猜想假设只是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推测,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溶液,
故该做法错误.
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溶液,故该做法错误.
C、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它是什么溶液,故该做法
正确.
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确定它是
什么溶液,故该做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
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玻璃破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
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
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
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
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
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空气中O含量B.2
检查气密性
C.
硫燃烧D.
过滤
【考点】过滤;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氧气的性质.
【难度】易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测空气中O含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2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不能用硫来测空气中O含量,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图中所示操作错2
误;
B、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
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
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1章卷1.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1章卷2.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1章卷3.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2章卷1.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2章卷2.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2章卷3.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3章卷1.docx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3章卷1.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3章卷2.pdf
- 初中化学《同步试题资源包》9上下册(沪教版)第3章卷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