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畜牧养殖企业蓝耳病净化技术路线及要点控制
针对猪蓝耳病的净化,目前国际通行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封群净化(HerdClosure)、清群复养和分胎次生产(BatchFarrowing)。不同技术路线在成本、周期和适用场景上存在差异,以下是具体技术流程及要点控制:
一、封群净化(HerdClosure)
适用场景
规模化猪场(≥1000头母猪),具备严格生物安全设施条件。
猪群PRRSV阳性,但未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流产率≤5%)。
技术流程
封群准备(第1-2周)
停止引种:禁止引入任何后备母猪或公猪,封闭群体6-8个月。
全群免疫:接种PRRS灭活苗,降低病毒载量。
环境改造:猪舍加装空气过滤系统(MERV16级),阻断气溶胶传播。
病毒阻断期(第3-20周)
超早期断奶(SEW,10-14日龄),转移至独立PRRS阴性保育舍。
使用人工乳替代母猪哺乳,避免垂直传播。
群体免疫同步:全群母猪统一配种,通过批次化生产(3周批或4周批),切断病毒循环链。
仔猪管理:
监测与淘汰(第21-30周)
PCR监测:每月采集唾液样本(每栏5头×10%覆盖率),检测病毒核酸。
抗体追踪:ELISA检测S/P值,若连续3个月群体S/P值≤0.4(阴性阈值),判定净化成功。
阳性淘汰:发现病毒核酸阳性猪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
解封与维持(第31周后)
梯度引种:引入PRRS双阴(抗原/抗体阴性)后备母猪,隔离驯化60天。
哨兵猪验证:放置10-20头未免疫仔猪于产房,30天后检测确认无感染。
要点控制
空气过滤效率:确保过滤系统PM2.5截留率≥99.95%(针对PRRSV粒径80-120nm)。
断奶日龄精准度:严格控制在14±1天,超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封群时间计算:封群时长≥5倍母猪生产周期(约21周),覆盖病毒携带期。
二、清群复养(Depopulation-Repopulation)
适用场景
疫情暴发场(死亡率≥20%)、小型猪场(≤500头母猪)或种猪核心场。
技术流程
清群阶段(第1-4周)
清洗:3%烧碱溶液浸泡栏舍48小时。
熏蒸:甲醛(40ml/m3)+高锰酸钾(30g/m3)密闭48小时。
扑杀无害化:全群扑杀后深埋/焚烧,欧盟标准要求扑杀半径1km范围内猪群。
深度消毒:
空场期(第5-12周)
环境监测:每周采集地面、通风口样本进行PCR检测,连续4周阴性方可复养。
设施改造:重建净污分区(如出猪台外移500米),安装自动环境监控系统。
复养阶段(第13周后)
引种来源:从PRRS双阴种猪场引种,运输全程GPS追踪+三次洗消。
哨兵猪测试:首批引入50头后备母猪,饲养60天后检测确认无PRRSV。
要点控制
消毒剂选择: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1:200)和戊二醛(2%)消毒药,避免耐药性。
复养批次管理:首批复养规模≤总产能的30%,逐步扩群。
人员管控:复养前,所有员工需隔离7天,血清学检测阴性方可入场。
三、分胎次生产(BatchFarrowing)
适用场景
多地点生产的集团化猪场,具备独立育肥场。
用于控制病毒在场内不同胎次间的传播。
技术流程
群体分区
一胎母猪群:单独饲养于隔离场,严格检测PRRSV阴性。
经产母猪群:在原场继续生产,逐步淘汰阳性个体。
仔猪流动控制
一胎母猪所产仔猪转移至独立育肥场,与经产母猪后代完全隔离。
大周批生产,每批次至少间隔21天,执行全进全出,彻底清洗消毒。
迭代净化
每6个月将一胎母猪群中PRRS阴性个体转入经产群,替换阳性母猪。
持续3-4个周期后,实现全场阴性。
要点控制
独立通风系统:一胎母猪场与经产场空气循环完全隔离。
精液管理:使用PRRS阴性公猪站精液,避免人工授精引入病毒。
监测频率:一胎母猪群每月PCR检测,阳性率超过1%则整批淘汰。
四、技术路线对比与选择建议
指标
封群净化
清群复养
分胎次生产
成本
中(200-300元/头母猪)
高(500-800元/头母猪)
低(50-100元/头母猪)
周期
6-8个月
3-4个月
12-18个月
成功率
70-80%
95%
50-60%(需多次迭代)
适用规模
≥1000头母猪场
疫情严重场
多地点集团化场
五、净化成功的关键共性控制点
生物安全黄金标准:
车辆洗消中心距生产区≥300米,洗消后ATP检测值≤200RLU。
人员入场执行“3+2”流程(3天隔离+2次洗澡)。
精准监测技术:
采用qRT-PCR检测ORF5/ORF7基因,灵敏度达102拷贝/μL。
使用ELISA试剂盒区分疫苗毒与野毒。
群体免疫管理:
封群期间禁止使用活疫苗,避免病毒重组。
灭活苗免疫间隔≤4周,确保抗体滴度≥1:64(VN试验)。
环境持续优化:
产房温度波动≤±1℃,湿度维持60-70%。
氨气浓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