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泸县2024年秋期期末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3分)2.D(3分)3.C(3分)
4.(1)属引凄异(2)大漠孤烟直(3)塞上燕脂凝夜紫
(4)似曾相识燕归来(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分,一句1分,有错就不给分)
5.(1)②用相机、录音设备记录相关信息,拍摄场地照片和视频(2分)③整理考察资料,包括笔记、照片、录音等资料(2分)
(2)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宋代石刻文化价值的了解,高中生的了解人数占比相对最高,初中生次之,小学生的了解人数占比相对最低。(2分)这表明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对宋代石刻文化价值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2分)
6.不认同这个建议。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时间、地点、过程、航天员乘组的任务以及此次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地位等内容;材料二则侧重说明“泸州造”火工品在神舟十九号发射任务中的重要性以及川南火工公司为确保火工品质量与安全性所采取的措施。两则材料的重点内容不同,共用一个标题不能准确涵盖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7.材料二画线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30余种”“97%”“80%”等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泸州造”火工品在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九号飞船上的种类多、占比大,突出了“泸州造”火工品在此次发射任务中的重要地位。(3分)
8.川南火工公司采取的措施有:
实施严格的设计质量确认工作:使用FMEA硬件分析方法来评估设计、工艺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特性,确保所有设计要点都能得到有效控制。(1分)
采取轮班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负责人在工作现场,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媒体记录和射线检测底片进行详细审查。(1分)
挑选经验丰富的员工:挑选经验丰富且具备高级技能的员工负责关键工序,派遣资深的技术服务团队前往靶场,确保技术支持到位。(1分)
坚持严格的检验标准:在实物质量再确认方面,由相关人员对配套火工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媒体记录和射线检测底片进行再判读和再确认;在产品优中选优方面,上箭产品均无超差处理,产品的材料参数、工艺参数、性能参数均在历史成功数据包络范围内;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对每发产品进行100%的射线无损检查。(1分)
9.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分析如下:
-热爱边防,富有诗意:父亲带王阳雨菲参观营区周边,哼唱起边防军人的歌,感叹边关如诗般美,(1分)还在日记本里记录边关美景,表达对边关的热爱,展现出其富有诗意的一面。(1分)
-坚毅勇敢:在边关恶劣环境中坚守,经历过曲折迷茫,却能勇敢向前,找到方向,克服困难,这些都体现出父亲坚毅勇敢的品质。(1分)
-关爱子女:父亲带王阳雨菲参观巡逻,在她遇到挫折时,与她分享从军经历,给予鼓励,关心她的成长,展现出对子女的关爱。(1分)
10.这样表达并不矛盾。“驻地自然环境恶劣”是对客观环境的真实描述,说明生活条件艰苦。(1分)而“内心的火热让王阳雨菲感到这里并不艰苦”,是因为她深受父亲影响,内心充满对边防事业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精神力量让她克服了对恶劣环境的感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觉得艰苦。(1分)这一表达突出了她的精神境界和对边防事业的坚定信念。(1分)
11.“父亲的散文诗”在文中的作用:
-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父亲记录边关生活感悟的日记,是王阳雨菲感受父亲情感、坚定从军信念的重要媒介,推动了情节发展。(2分)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父亲日记本里的内容,展现父亲对边防的热爱、坚毅勇敢的品质,也表现出王阳雨菲在父亲影响下的成长。(1分)
-揭示主题:体现边防军人对边关的热爱与奉献精神,深化了文章主题,表达了对边防军人的赞美。(1分)
12.示例:
群山(巍峨耸立,守护着边疆的宁静),(1分)白杨(挺拔傲立,诉说着坚守的誓言)。(1分)
此刻的我,(怀揣着炽热的梦想),(1分)(无畏地踏上征程)!(1分)
13.描写方法及作用:
-描写方法:这两句诗运用了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描绘了柴门一片寂静,狐狸、兔子在屋内自在行走的画面。(1分)
-作用:通过描写边海居民生活环境的萧索、荒凉,以狐兔的自由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的困苦、颠沛流离,进一步深化了诗歌对边地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这一主题。(2分)
14.全诗表达的感情:
-对边地人民的同情: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边海地区气候恶劣,人民只能在草野中寄身的艰难处境,(1分)后四句具体刻画边海居民生活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1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人借边海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现实,抒发了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忧虑。(2分)
15.B(3分)
-解析:“行不逾方”意思是行为不逾越规矩,“言不失正”指说话不偏离正道,“仕不急进”是说做官不急于升迁,“贞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安岳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