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HigherEducationPressHigherEducationPressHigherEducationPressHigherEducationPress第8章球菌Coccus球菌(coccus)是细菌的一个大类,其中对人类致病的称为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coccus)。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可将病原性球菌分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第一节葡萄球菌属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球形,葡萄串状排列,革兰阳性菌,无特殊结构。培养培养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因种不同而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在血琼脂平板上,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明显的透明溶血环(β溶血)菌落。抗原主要抗原是细胞壁蛋白抗原和肽聚糖-磷壁酸抗原等。其中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为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可与人类、豚鼠和小鼠等多种哺乳动物IgG1、IgG2和IgG4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IgG分子的Fab段游离,仍能与相应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SPA在体内与IgG结合,影响抗体的调理作用,对细菌有一定保护。分类根据形态、生理和生化等综合分类方法,可将葡萄球菌属分为32种。根据色素及生化反应等特性,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3种。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触酶+++凝固酶+--溶血性β溶血不溶血不溶血SPA+--葡萄糖发酵++-甘露醇发酵+--药物抗性青霉素类抗性新生霉素敏感新生霉素抗性致病性致病菌,以化脓性感染为主条件致病菌,医源性感染条件致病菌,尿路感染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毒素:溶血毒素(α、β、γ等)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肠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侵袭性酶:血浆凝固酶(抗吞噬、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细菌细胞表面结构与成分:LTA(黏附)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引起化脓性炎症(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三、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ELISA特异性的DNA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化脓性球菌分离鉴定的程序四、防治原则#2022第二节链球菌属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呈球形,链状排列,幼龄菌能形成透明质酸荚膜,后因细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而使荚膜消失,革兰阳性菌。培养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的溶血情况不同。3.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3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根据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C抗原)不同,可分成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中90%左右属A群。同一群链球菌中,因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若干型。二、致病性致病物质添加标题溶血毒素(O,S)添加标题致热外毒素添加标题侵袭性酶添加标题侵袭力结构添加标题毒素添加标题透明质酸酶添加标题链激酶(SK)添加标题链道酶(SD)添加标题LTA添加标题M蛋白添加标题2.所致疾病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侵袭性、毒素性和超敏反应性三类。(1)侵袭性疾病:皮肤、皮下组织、其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2)毒素性疾病:猩红热和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3)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添加标题查病原体添加标题直接取材涂片添加标题血清学试验添加标题分离培养与鉴定添加标题抗“O”试验添加标题正常效价<1:400添加标题意义: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风湿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四、其他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可引起脑、肝和腹腔内感染。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时,寄居在口腔龈隙中的这类细菌可侵入血流。一般情况下,少量细菌很快被肝、脾、淋巴结和骨髓中的吞噬细胞清除,若心瓣膜有病损或植入人工瓣膜的患者,细菌黏附、定植并繁殖,可引起心内膜炎。变异链球菌为厌氧菌,与龋齿关系密切。B群链球菌主要感染新生儿,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对成人的侵袭力弱,主要引起肾盂肾炎、肺炎和子宫内膜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