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案中,卫生行政部门拟对该美容中心,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以一万元的罚款,但对该机构从事非法采集血液注射各种针剂的员工何某某、从事灌肠的陈某和开展RF射频溶脂的员工杨某某等人,涉及到非医师行医,是否另外再对她们分别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非医师行医”进行处罚,产生了机构和人员的两罚制问题。一部分学者和法律实务者认为,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对机构和人员分别进行处罚,理由是机构和人员性质不同,分别触犯了两部法律,而该两部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同,应当分别适用。一部分学者和法律实务者认为,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对机构和人员分别进行处罚,理由是机构和人员性质不同,分别触犯了两部法律,而该两部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同,应当分别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01《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02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虽然,国家对无证行医行为分别规定了对机构和个人的两部法律规定,但在机构和人员的同一个共同违法行为中,人员作为机构的职工,必须按照机构或者机构负责人的意志行事,是执行命令的职务行为,人员的从属性决定了在共同违法中居于次要地位,应该免于处罚或给予较轻的处罚,《条例》和《医师法》对机构和人员的处罚规定,明显不合理。也不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是指从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看,能够期待行为人不为违法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的可能性。(1897年)德国“癖马案”。(2006年4月21日)“许霆恶意取款案”。2010年12月,河南禹州农民时建锋为了逃避过路费,拿着两套假军车牌照营运,8个月里免费通行高速2361次,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拉沙挣了20多万元。事发后平顶山市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据律师称可能成为全国首例案件我国古代“亲亲相为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七十一、增加二条,作为…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理论上,对本案中的员工何某某、陈某和杨某某可以较轻于单位处罚甚至不予以处罚。实务上,为了防范执法风险,建议对人员和机构仍按照《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分别进行处罚,但罚款金额不要差异太大,防止显失公正。12医疗服务监督法律适用之《医师法》第三十九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适用问题如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无证行医查处过程中,如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或者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法理与实践上争议颇多,监督员也甚感困惑。2005年4月广西执业医师罗某家中行医致人死亡案件《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医师法》第三十九条将无证行医违法行为模式分为了两类,一是非医师行医;二是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在适用法律上难以明确的就是有关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称之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这一问题,因为事实上二者的违法行为模式相类似,但法律后果(法律处理)却明显不同,如何适用法律自然成了摆在我们执法者面前的难题。logo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原则的适用。虽然《医师法》第三十九条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对于医师未经批准(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后果,但从两个法律规范的违法主体上看,可以看出,《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违法主体是“医师”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违法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因此,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医师来说,《医师法》是上位法,是特别规定,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则是下位法,是一般规定,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适用原则,对于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医
文档评论(0)